「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後心得 - 真正的課後心得

系列文寫了一大堆,但好像都沒有聊到上完這堂課真正的心得感想,這篇來整理一下。

我個人從出社會開始才真正開始接觸理財,看了一些書籍、文章,在那時已對綠角的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我所認同的價值觀。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執行些什麼,只知道要存一些頭期款。過了 N 年,該是真正要好好面對理財這個問題,於是上網複習了一下,恰好看到綠角有在開課。太棒了,這應該可以省去不少重新複習的時間,也可以獲取一些新知。期望課程結束對於自己的理財有一定程度的想法與規劃。

課程共分為九堂課,跟中小學一樣,一堂課約莫五十分鐘,中間下課十分鐘。綠角的時間掌控、流暢度真的很驚人,完全不需要回頭檢視投影片都可以非常流暢的方式講完九堂課。講課速度也頗快,需要聚精會神才不會錯過一些重要的關鍵字。授課速度反倒是我頗喜歡的部份,盡可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更大的收穫。

除此之外,授課難度對我來說,也覺得相當合適。並不會花時間解釋那些非常基本的名詞:股票、債券、年化報酬率、...等。

授課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很關鍵的概念。所有的歷史數據,都是用來佐證具有邏輯的基本論證,而不是單單用歷史數據作為理論基礎。後者是我在很多理財文章看到的問題,想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擷取某個歷史數據佐證自己的說法,試圖想要套用歸納法擴大到所有狀況。

以主動型基金為例:
理論:因為長期市場走勢不具確定性,基金經理人並沒有辦法有效的預測未來或者選擇合適的標的。
事實:
1. 歷史顯示基金市場的確不具有表現持續性
2. 歷史顯示基金內扣費用與績效表現的高度負相關性

這部份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該相信的是基本的邏輯論證,而不是片段的歷史資料。

上完課之後,回頭看看網路上相關的討論文章,發現自己對於綠角的概念很輕易的可以融會貫通,倘若沒有上課,我可能得費一番功夫才能內化這些思維。例如有人爭論投資公債報酬率很低是不是不需要配置,但我明白投資債券的目的在於它和股市等高風險項目呈現低相關,投注債券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獲利或單單分散風險而已。又例如有人爭論再平衡沒有其必要性,提了一段數據說它損害獲利,我也能輕易想到再平衡的目的也不是提高獲利,目的是為了的控制風險。

若真要說課程有什麼待改進項目嘛~可能就是比較乏味一些,但這對我來說並不是問題,我希望的正是這種充實的風格。若興趣沒有很高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容易恍神。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