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測試-2] BDD&TDD傻傻分不清?

  • 358
  • 0
  • TDD
  • 2016-08-07

TDD&BDD的差異

什麼是TDD?

TDD很好理解,翻譯就是測試驅動開發,它的流程也真的如字面上所翻譯,就是先寫測試,用測試程式來驅動開發真正要交付的系統程式碼。

實做說穿了就下列幾個步驟,任何系統拆解開來,都是由多個功能(feature)所組成,例如人事系統,可能會有出勤功能,薪資功能等等,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能各個擊破。一次只需要專注在一個功能上。

承上,我們選定一個功能(feature),舉例來說,假如是出勤功能,要滿足這個功能,會有很多的使用者情境(scenario),如上班簽到情境、下班簽退情境、加班申請情境等等,使用者的情境採用Give When Then的格式撰寫,完成之後我們會得到一個紅燈,因為目前系統並未支援這個使用案例,所以這也是程式人員價值的所在,要實做production code讓系統可以支援這個案例,透過最簡單、直覺的方式撰寫程式,讓測試案例可以通過,便可以得到一個綠燈,接著仗著程式碼有測試程式保護作靠山,開始肆無忌憚的對它做重構的動作。完成之後,就不斷以這樣的循環直至完成所有的使用者情境(scenario),就代表完成了這個(feature)。

緊接著,就可以前進到下一個功能,再繼續循環到所有功能完成,便代表完成了這個系統。

 

什麼是BDD?

BDD是行為驅動開發,它的架構跟TDD非常類似,當我們在跟使用者做需求訪談時,使用者會跟我們講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但你想聽的重點大概只有不到10%)。大致上是在描述系統尚未完成時,他們是如何進行原本的業務,但遇到一些困難,讓他們非常困擾,為了改善這個流程,所以希望系統能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功能。為何說他溫暖呢,因為他講的一定會非常生動,要讓你身歷其境才能夠深刻瞭解他的痛XD,但實際上,對系統分析所需要的資訊來說,裡面有過多的形容詞和雜音。所以,身為一個合格的PO需要傾聽使用者的心聲後,過濾掉多餘的形容詞,產生出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來跟使用者確認是否能解決他們的痛點。簡單的格式範例如下:

  • In order to 產生某某好處  
  • as  a  XXX人員  
  • I want  系統提供某某功能

定義好故事之後,便可針對這個故事去定義這個故事如何算是"已完成(done)"的驗收案例。

這些東西跟TDD簡單的對照就是,User Story相當於Feature,驗收案例相當於scenario。持續的循環把驗收案例完成,來證明User Story已經實做,然後再循環到所有User Story完成,就可以證明這個系統到達可交付的階段。

 

講了那麼多 到底差在哪?

就我自己本身的理解,ATDD、BDD、TDD他們根本就是一家人。只有差別在參與討論的角色不同而已,但因程式設計師參與最多的環節是TDD,所以就自然比較理解TDD。

可是回歸到問題的本身,除了前人遺留下來的程式碼你想幫他補測試可以直接從TDD切入之外,其實也不建議補,大部分的情況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我的測試案例怎麼來?

TDD真正的精神不是在驗證系統運行的是否正確,這太狹隘,而是在驗證系統運行的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

所以,想通這一點之後,便要反璞歸真,任何的需求都是來自使用者,畢竟,用系統的人絕對不是程式設計師自己,所以,一個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系統,即使設計的再爛,他的價值也遠超過彈性,架構漂亮,效能快卻不符合需求的系統。

因此,我認為BDD是相對上層的框架,是以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行為當成基礎來驅動開發系統,所以不可以談及程式碼設計的細節,而是要與使用者以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為溝通語言,來描述整個系統的開發,所以我認為BDD應該是以三個循環互相推動,讓系統能夠前進。

第一層循環是專案擁有者(PO)與使用者做第一階段的溝通,這個階段是ATDD,使用者會描述他的痛點(why要做這件事),他身為什麼角色(who要用這個系統),希望如何做來幫他解決問題(what 功能),在這個階段,PO必須要傾聽完使用者需求後,把它分析成User Story,並且導引使用者說的更清楚明白所有的驗收案例,來為這個User Story賦予"完成"的定義。

每個User Story都要明確擁有"何謂完成"的定義,並與使用者達成共識,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不要老將問題推給是使用者說不清楚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而該思考如何引導使用者說出他要的才是資訊人員的價值。

第二層循環是專案擁有者(PO)與開發人員做第二階段的溝通,此時就可談到系統設計的細節,比如說,會有哪些欄位,在這個階段是可以討論的,這階段可以把User Story轉換成Feature,驗收案例則轉換成scenario,並且以Given、When、Then的格式描述要如何完成每個scenario。

第三階段循環就是由開發人員將這些Scenaio轉換成Steps defication,就可以順利得到紅燈,再來就進入開發人員最熟悉的TDD範疇了,用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通過紅燈,接著重構程式碼。循環到所有紅燈通過,就完成了系統開發。世界將會變得很美好....

我心目中的BDD,僅供參考

 

結論

由此看來TDD和BDD骨子裡都是一樣的基因,差別只在他們面對的對象不同而已,在面對不懂程式的使用者,直接看TDD牽扯到太多程式的細節,會變成無法溝通,而BDD就是為了這個需求而生,也是一塊重要的拼圖,藉由大家都看得懂得方式,以說人話來溝通,可以很容易的達成共識,避免之後程式設計師花了精力實做系統,卻跟使用者的想法有落差,而造成內耗。

當然,串起TDD和BDD兩者靈魂的便是專案的擁有者PO,這也是PO的價值所在,一個優秀的PO,可以讓需求方信任,讓程式設計師相挺,而造成三贏的局面;反之則是對立,互推責任,互踢皮球,造成三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