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Structure]Storing Hierarchical Data by Interval Tree

  • 11709
  • 0

[Data Structure]Storing Hierarchical Data by Interval Tree

前言

在每個系統裡面,很容易遇到階層式的資料,什麼叫做階層式的資料呢?

例如我們有個Entity叫做Department,這個Entity是有self-relation,如圖所示:

entity

實際的資料則可能長這樣:

imges070525

而這樣階層式的資料在系統內,很常有一個需求就是要把某個node底下所有node篩選出來,
例如「技術支援處」底下有哪一些相關單位,例如「台北分公司」底下有哪一些部門,諸如此類的資料。

 

Solution

這邊舉的例子使用樹狀結構來modeling 階層式的資料,
通常遇到這樣的資料,要設計出self-relation的data model,我們最常採用Parent欄位來表示node與node之間的階層關係,如下圖所示:

treenodeDB_1

如何找出node A底下所有node,以這樣的資料結構,程式實作來說,

步驟1:把自己ID記到Array中

步驟2:把資料表中,Parent欄位為自己ID的資料篩選出來

  • 2.1:當資料筆數大於0,每一筆資料再呼叫一次步驟1與步驟2
  • 2.2:當資料筆數等於0,則結束。

所以要走遍某個node底下所有的node,就需要透過for loop+遞迴的方式來設計,才能將所有node加入清單內。

以上述這個例子來說,程式實際執行過程應為

  1. 加入A
  2. 尋找Parent為A的資料,找到兩筆(B與F),第一筆B
  3. 加入B,尋找Parent為B的資料,找到三筆(C、D、E),第一筆C
  4. 加入C,尋找Parent為C的資料,找到0筆。
  5. 第二筆D,加入D,尋找Parent為D的資料,找到0筆。
  6. 第三筆E,加入E,尋找Parent為E的資料,找到0筆。
  7. 第二筆F,加入F,尋找Parent為F的資料,找到0筆。結束。

清單中就有A~F的node,但是這樣的資料一旦龐大,找階層式資料的effort就會爆炸性的擴大。

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這邊要使用的是透過interval tree(或稱為range tree)

 

Interval Tree

這個方式的出處是一篇paper,Storing Hierarchical Data in a Database, Gijs Van Tulder, http://www.sitepoint.com/print/hierarchical-data-database/

(我也沒對這篇paper徹底研究,不過它的核心觀念實在是太簡單了,所以希望可以拋出來引起大家的共鳴。)

我們先來看一下圖解:

interval_1 interval_2

我們給每個node兩個屬性,分別是下限與上限,下限上限屬性的規則如上圖所示,
有點類似畫圈圈的方式,把整個tree給圈起來。

當資料給定之後,DB應該會像右上圖的表格一樣。

接著神奇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當我們要選定任意一個Node X底下的所有node集合,請跟著我這麼做:

  1. 找到X的下限、上限
  2. Select ID Form Table
    Where [下限] > X.下限
    And [上限] < X.上限

 

就這樣一行select from+where搞定。以A為例,就尋找table中上下限介於1~12的資料。

什麼?人客想要找end node有哪一些?
沒問題,只要找下限上限差1的資料就可以了。

當新增一個node G在E底下時,邏輯也相當簡單,
我們看下一張圖:

intervaltree_insertnode intervaltree_insertnode2

 

插入新Node Y於X node,

  1. 找到X的下限
  2. Y的下限為X下限+1,Y的上限為X下限+2
  3. Table上下限>X.下限的資料,上下限資料都要+2

 

以上,是透過interval tree來篩選階層式資料的方式,
這只是最陽春的描述,table還可以搭配原本的方式來達到其他效果,例如paper上的圖

paper1 paper2

 

 

結論

沒想到上班之後還能遇到這麼有趣的資料結構,拿來處理這麼常見的需求。
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引出更多有趣的想法。


blog 與課程更新內容,請前往新站位置:http://tdd.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