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差不多10年了,在面試或是被面試多少都有些心得,記錄一下在面試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的一些問題,事先準備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應對時才會有更好的幫助。
面試者常會提問的內容
面試前總是要先對要去的公司有基本的了解,至少知道該公司或是這個職缺的內容是什麼有基本的認識
盡量針對這個職缺的工作內容或所需的技能,強調出過去你用過學過的東西的相關應用
這個問題同是也是問你自己,最在意什麼?也是後來你決定要不要去工作的依據
這題要回答的有點技巧,如果和前公司處的不愉快,也不要都是只有抱怨,我大概會以公司的目標和我期望的規劃不一致來做為回答的精神吧
現在公司都需要即戰力,我會拿過去我在工作上的實績來提出可以複製到未來的工作上,並說明過去任務的困難點和最終解決的成果與效益。
我會以短程/中程的目標來談,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在想未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每次回答這個問題我都覺得有點矯情,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談你在工作上的優點,談缺點也不是談你真正的缺點,而是把別人覺得可能是優點的部分當成缺點來談,譬如我都會說我對同一個問題都會思考多個可行解與實行上的優缺點,但可能就是思考較謹慎,在即時反應的時間或是顧慮就會比較多,如果這個工作需要謹慎,但不需要即時反應的話,那麼我說的缺點在這個工作來講也不算是什麼太重要的缺點。所以優點未必是缺點,缺點也未必是優點,端看這個工作需要什麼樣的人來回答。如果你回答你會容易爆怒、衝動或是就是真正的缺點的話,那就gg了
這裡可以看你怎麼做自我管理,對工作上的進行是不是有自己的規劃,不要回答那種來了就做或什麼都不做的回答就行
這題也是反思自己可以怎麼排洩自己的壓力,自由發揮題,大概就是看你有沒有一套自己舒解壓力的方法,畢竟職場壓力不小
雖然我平常都是看漫畫,但我也是會回答我會固定看一下專業性的論壇、參加研討會和課程,有些主管甚至會問你最近看了什麼書,心得感想等等的
很難回答的一題,但請事先想過,新鮮人沒有什麼議價的空間,但如果是有經驗的人的話,請思考你的基本的生活開銷至少需要多少,不要再回答什麼依公司規定了,如果公司給你的讓你很難生活下去,那這份工作也是沒有意義的,曾經看過一種問法:「貴公司在這個職位最高願意提供多少」,雖然我覺得這種問題不一定問題出來,但做決定時還是要有你最低可接受的底線,工作不是做佛心的。
是自己的狀況來講吧,雖然大部分都會跟你說願意,但工作是自己做的,不要到時候工作整天出差不開心,或者至少了解出差異動的頻率。
這種問題大概就是要了解到目前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重點是後來你怎麼解決,看你面對問題的能力與處理方式
因為勞基法規定要在離職前一個月通知,而且也還要做交接,所以我回答也都比照辦理
當然不可能說我待一下就走了,我比較少被問到這題,這題就是看你的穩定性,不過穩定性我覺得從面談的過程中可以感受的到。
我都會說我才剛開始在找工作,目前只有來這間面試XDDD,不太會讓公司知道我有其它的選擇。
這題最難!通常也是一定會被問到的一題,請多準備一些有深度的題目來提問,要對公司和工作內容有更深層的了解。不要什麼都沒問就說我沒有了,不知道的話就把下面的提問記起來,到時候也可以提問
可以提問的問題
其實我覺得這題很重要,是部門怎麼讓你上手工作的方式,是讓你自己想辦法還是學長學姐帶你的方式,同時也是看這個部門有沒有制度的衡量之一
這題也很重要,講文化可能太抽象了,但意思就是部門普遍上下班的時間、加班的狀況、如何team work、開會的型式等等的,總言而之就是部門怎麼運作的
這個問題很重要,雖然我覺得通常不會老實回答,但是也是知道這個職缺是因為擴大編制還是因為太屎了或者是有什麼其它因素。這些因素也是可能未來你會面對到的
因為有些公司會給無聲卡,至少有沒有錄取都希望給個通知,所以讓自己心裡有個底
和人資面試可提出的問題
不太喜歡問這題,曾經問過這題被主管打槍說:我們不偏好你這種人,但明明什麼都沒開始問,不過我覺得他是在考驗面試者的反應狀況
這點就像前面我問部門文化差不多,但層級要拉到公司層面來講,聊聊公司的管理風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像我也會提問一下對外網路開放的狀況,因為我常常需要查資料,如果網路限制一堆的話就很麻煩了。
大概就是問一下公司規模、組織、提供什麼,目前大環境的狀況等等的,不過提問這個的時候也建議在網路上多搜尋一下這間公司的資料
對很多人來講都很重要,至少了解一下特休天數、三節、年終、獎金大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