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學習新技術的速度很大一部份決定了科技人技術生涯的成敗 ~~ 動盪的時代,需要一顆滾動的心來挑戰,一起加油 :)

在科技業,尤其軟體科技領域,學習新技術的速度很大一部份決定了一名科技人技術生涯的成敗,所以這一篇來聊聊速度。

日本動漫大師「新海誠」於 2007 年集結了三部愛情短篇,發表了名為《秒速五公分》的動漫作品,這片名的意思是櫻花每一秒飄落的速度。

當然,這與要談的主題沒有關係,純粹亂入輕鬆一下。來聊聊新技術的學習方式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1. 透過 Google 與官方技術文件,這效果因人而異,有超強資料整理歸納能力與足夠基礎的技術人,這種學習的速度最快,而如果是剛入行的初學者,或是經年累月的應付工作,只負責將主管開立的規格轉換成CODE交差,沒有進一步鍛鍊自己的組織能力,用這種方式將適得其反。

2.書,是最正規的學習方式,這也是我最建議的方法,一本書,除非真的是爛書,否則的話,通常作者已將相關的技術作了適當的歸納整理,花個幾百元,就可以將作者耗費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整理的心血納為已有,這是相當超值的投資,幾百元只能喝幾杯咖啡,看不起一場演唱會,甚至不夠帶美眉一起看場電影,但腦袋的充實卻是無價的,此種方式可以自己控制速度,也是最有系統的方法。

3.上課,這介於書與 GOOGLE 之間,一堂課所費不之貲,但可以從講師身上,直接取得進入技術大門的 關鍵之鑰,但無法得到太多的技術細節,上課本身沒有速度可言,上完就上完了,但用心上,學回來的東西,可以進一步提升透過書籍與 GOOGLE 或是技術文件的學習速度。

無論那一種學習技術的方式,都有其優缺點,但可以理解的是,要將技術學習的速度提升到最快,根據自己的預算,交錯使用列舉的三種方式是最好的,技術不成熟時就等書,這可以讓你省少 try 的時間,甚至避免因為規格的變動或技術上的bug而走到冤枉路,時間永遠只應該浪費在正式的技術規格上,這一點非常重要,除非有志從事講師這一類必須跑在尖端的技術工作上。

有預算就買書加上上課,透過上課進入欲接觸的技術領域,經過書籍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再利用已具備的知識與基礎,透過 GOOGLE 與技術文件,建構用來解決問題的 SOLUTION 。

只是,不要以為技術練到很強就可以賺大錢,有的只是責任愈重,現實的世界沒有超人,等著暴肝而已。

賺錢本身是一種技能,跟技術沒有直接的關係,必須具備的是經營的能力,想法的經營,創意的經營,提供人們想要的東西,技術只是過程中需要的一項元素而已,如果只會技術,當然永遠賺不到足夠的錢,所以技術學那麼好有什麼用 ? 事實上如果只有技術好真的沒什麼用,但金庸如果寫不出好作品,怎麼賣給別人拍電影賺版稅?藤井樹的文筆不比九把刀差,成名也早,想當導演也是他的夢想,但九把刀的收入應該已經破億了,而無論際遇如何,這些人若是文筆不好,一毛錢都賺不到。

所以,別總是憤世嫉俗的以「學那麼多還不是累到死」作為不進修的理由了,那只是方向的問題罷了,而根本的問題是,沒有技術能力,賺到很多錢這檔子事,根本連想都不用想。

當然,我希望自己的書能讓很多技術人受益,我的課有很多人來上,我的線上服務能在未來順利推出,也希望在技術的這條路上,每一個用心的人,都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這篇,純粹是書開賣前夕,我的技術生涯展開新階段之際,想說的一些話,如果對讀者有那麼一點激勵的作用,那就值得了。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