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城位在福岡縣太宰府市,雖然位在許多遊客前往的太宰府旁,但是由於大野城本身是日本古代山城(也有稱之為朝鮮式山城),所以前往的人並不多。雖然也有設置了森林遊樂園區,但是由於地處不便,所以也很難成為一般遊客前往的景點
一般前往的方式不一定會開車,所以最好先作足準備,因為古代山城走起來真的頗累。前往的時間避開雨季與下雪的冬季即可
大野城是個非常典型的朝鮮式山城,其佔地非常廣大,如果沒有開車想在一天走完所有的點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議除了蓋章之外,可以先決定要去的地方並安排步行的路線
說起大野城的歷史,就必須要講到朝鮮著名的白江口之戰
在西元663年時韓國的白江口之戰(又稱為白村江海戰)之後,因倭(日本)與百濟的戰敗,而後開始在太宰府旁的大城山上進行築城進行防御工事。但由於戰敗的關係,部份百濟的人民與王宮貴族渡海被倭國進行收容,也就讓這些百濟人留在這座城中進行建設。
百濟人除了在太宰府旁的大城山上建設了大野城外,還有基肄(きい)、鞠智(くくち)一共三座城的建設。除此之外,也在日本山陽道上的長門國進行築城。同為百大名城的鬼之城就是其中一座由百濟人進行建設的朝鮮式山城。而白江口之戰也有在這篇文章中有簡單的說明,這邊就先不多說
長門國所在的位置
大野城算是日本第一大的古代山城,位在海拔410公尺高的大城山上。土壘與石壘的外牆自在山頂採用馬蹄形的樣貌從山脊延伸至山谷,全長約6.8公里。而南北兩側的土壘則是加倍(總牆體約總長8.4公里),用以加強防禦。整個大野城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長約3公里,整體規模非常龐大。
而包括太宰府門在內,整個城共有九個城門。山谷中除了具有滲透式自然排水的百間石垣和水之手石垣外,還有具有出水口的屯水石垣。
大野城規模雖大,也沒有特別提及廢城的時間點。不過我個人認為,廢棄的時間應該與鬼之城差不多,約落在七、八世紀左右。因為日本沒有再與朝鮮作戰的需求,也就因此被廢棄了。
而大野城這個地方,在西元774年時,作為護國寺廟的四王寺在此進行外敵驅逐的祈求,所以大城山也被稱之為四王寺山。從十二世紀開始就有多個經塚被放置在這裡,而在十八世紀時,則被安置了三十三個觀音像直到現在。所以在大野城中步行時,也可以看到有特別被標示出來的觀音像所在處。
前往大野城的方式很簡單但是很粗暴。JR太宰府站下車,步行約兩個小時就可以抵達蓋章的地方,縣民之森。
當時我的走法是,太宰府JR站 => 大野城跡看板(停車場) => 縣民之森 => 百間石垣=>村上礎石建物跡 => 燒米之原 => 大野城跡看板(停車場) => 太宰府JR站
完整走完大約是6個小時,如果身體狀況不錯的話,可以挑戰更多的景點
太宰府JR站,太宰府本身就是個非常熱門的景點,所以遊客非常的多。只不過我們要走的方向剛好與遊客相反
JR站對面的便利商店是最後一個作準備的地方,要好好把握一下。在這裡準備好補給品
過了便利店,接著就要轉往四王寺林道,往四王寺山頂走了
沿路都會有指標,蓋章的地方就在縣民之森,所以建議先前往縣民之森。再去其他想去的景點比較好
雖然沿路都是走在車道上,不過車子並不多,走起來也舒服。只是沿路都是上坡也很累人就是
在路標上直接標明了蓋章的地方,是怕太荒涼大家找不到路嗎…
縣民之森現在被規劃為一個簡易的森林遊樂區,雖然佔地不大,但是還是可以作為休憩的景點
在縣民之森中,有許多的看板與標示,這個看板就說明了三十三個觀音像的資訊,也同時標示出了他們所在的位置
這是大野城的整體圖,從太宰府城門口走到縣民之森,也不過只走了大約20%左右,可以理解其佔地面積有多廣大
而這個看板則是還原當時大野城的建設圖,土壘與石壘所圍繞的大野城。是個非常容易識別的朝鮮式山城的作法
百間石垣,由於有著自然排水的功能,所以過了一千多年的時間都沒有坍塌。同時也是大野城極具代表性的景點
從百間石垣往回走,我選擇了往主城原礎石群走,這段路就是山路,而非車道了
就…很山路…
目前在大野城中,共發現了8個不同的礎石群的區域,也確認了共70個建築物的遺跡,其規模比鬼之城大很多
在城內的遠見所上,可以看到遠處的狀況,作為警戒用
從主城原礎石群走山路進到燒米之原,燒米之原整理的比較完整,走起來比較不會像在走原始山路一樣
從燒米之原可以轉回大野城看板停車場,這樣就算是繞一圈大野城了。從燒米之原開始,這段路就都整理的非常好,也比較容易看到遊客。
整體來說,走山城就是非常花費體力的一個旅程。
而走一圈大野城很值得,只是沒有辦法再走更多的景點比較可惜一些。
大野城蓋章的地方就在縣民之森的遊客中心
在門口就可以看到蓋章的地方嘍
大野城,超級走斷腿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