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制度本身其實沒有問題,各大廠針對自己的產品或技術進行規劃,為了要確認某個人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能讓原廠背書,故設計了不同的門檻給有興趣的人報考應試,達到門檻後授予由原廠背書的稱號,我們稱的 CCIE, MCITP, CTT+, PMP, … 這些都是,同時原廠還會公布這些門檻的資訊 (考試重點,對應產品或技術等),讓有興趣的人參考,以準備並加強自己的能力。其實每張證照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在加強自己的能力的過程,一旦自己的實力已經得到提升的話,拿證照其實真的只是一個必然得到的結果。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後,突然有感。
有時不知道台灣的補教業是在幫助人還是在害人,當然啦,這跟學習者的心態有直接關聯,但補教業是否自己也該負點責任,而不是拿了學生的學費後拍拍屁股走人。我指的責任是:有沒有把正確的觀念傳達給學生。
以微軟來舉例好了,在 1990 年代,當時 Windows NT 3.5x 和 NT 4.0 開始嶄露頭角時,微軟的 MCSE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 在市場上和 Oracl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Sun Solaris Administrator 一樣都是高階的專業證照,而持有這張證照的人身價確實有這麼高,所謂 "物以稀為貴",然後就開始有 CTEC 或教育訓練中心開始打廣告說 "有 MCSE 的年薪百萬","拿 MCSE 可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 等等的廣告詞,你就會看到有一堆人去上課,去考試,甚至還買的到考古題,考古題造就了一堆 MCSEs,但卻是一點實力都沒有的空包彈,我們稱為 Paper MCSE,現在我們稱空有證照沒有實力的人叫 Paper XXX (XXX 可套用任何的證照名稱,例如 Paper CCNA, Paper PMP)。
證照制度本身其實沒有問題,各大廠針對自己的產品或技術進行規劃,為了要確認某個人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能讓原廠背書,故設計了不同的門檻給有興趣的人報考應試,達到門檻後授予由原廠背書的稱號,我們稱的 CCIE, MCITP, CTT+, PMP, … 這些都是,同時原廠還會公布這些門檻的資訊 (考試重點,對應產品或技術等),讓有興趣的人參考,以準備並加強自己的能力。其實每張證照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在加強自己的能力的過程,一旦自己的實力已經得到提升的話,拿證照其實真的只是一個必然得到的結果。
但台灣有些資訊補教業可不是這麼想,只是一昧的鼓吹考照,並沒有針對證照系統進行規劃,以職涯路徑 (Career Path) 的方式提供給學生選擇,而是以大雜燴的方式推銷,甚至有可能連 Case Study 都是造假,這樣不但失去了引領學生走向正確道路的基本責任,也讓自己變成只是個賺錢機器而已。
另外就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態度問題,補教業通常都是以 "最短時間達到考取 XXX 的要求" 為主去規劃課程範圍,雖然可以達到目標 (因為只要死背做法),但對學生來說,速成的方法對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你沒有走過那些路,很容易就會忽略掉很重要的過程,而這些過程通常都是只會由經驗累積而來,不是只靠上課就可以解決的,例如:
- 當部署 AD 時發現連不上 domain controller 但 DNS 又沒錯時要怎麼辦?
- 當出現某些不正常的 BSoD 時,要怎麼解決?
- 當程式寫大了且又沒有除錯器的情況下,要怎麼快速的找到可能的問題點進而解決?
所以,就算是以上課方式去準備證照 (事實上也有證照要求學員一定要去上課的,像 Oracle OCP…),但不是上完課就可以,一定要從頭走過一次,動手做過一次或多次,這樣課堂上的東西才會真正進到腦海中,背的東西很容易忘,但以動手做來記憶的基本上會比較難忘。
最後,不論你想要用什麼方式準備或考取證照,一定要完整走過準備的過程,這些過程才是真正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關鍵,不要想用什麼旁門左道,那些對提升實力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但倒是可以提升做弊的能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