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需求收集與界定分析 -1

在接到項目之後,一般來說會先進行所謂的啟動會議 (一般外面業界會稱為 Kick-off Meeting),在Kick-off Meeting結束之後就會進行一連串的客戶需求訪談 (有些地方稱為需求調研),因此在需求調研完畢後,會可以收集到一堆客戶的需求單,接下來我們就必須要針對這些需求單去進行客戶需求的分析與設計,將客戶的需求轉換到系統作業畫面中,並將分析後的結果集合成冊之後,與客人確認是否跟客戶所提出來的有落差,如果有落差的時候,會再重新調整,如此反覆確認直到所有的需求都確認,這便是一般再需求調研階段我們會執行的作業。

至於客戶的需求要如何分析呢? 有沒有甚麼工具可以協助分析呢? 是有的,如果在網路上搜尋後就可以找到一大堆,我這裡介紹我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屬於物件導向的分析方法。基本上會有幾個步驟:

  • 條列式客戶的需求 (分析出主詞、動詞、受詞)
  • 找出行為者
  • 建立使用個案(Use-Case)
  • 分析並繪製作業流程
  • 繪製作業畫面

基本上上述幾項完成之後,便可以完成我們的客戶需求分析,以下我將會針對這些作業到底我們要如何來去進行,首先是「條列式客戶需求」

條列式客戶需求

客戶的需求一般來說都是屬於比較分散式也沒有邏輯的,因此我們常常需要去誘導客戶的需求,讓他能夠變得清晰,且是可以被解析,也可以被拆解的階段;
一般來看我們會收到的客戶需求大致會跟下面狀況一樣:

 

客戶在月底前會先下達 Forecast 預估產量,來評估未來產能狀況,有些客戶並不會明確指定料號或是 Model,而只會告知下月xxx、xxx …等大約多少的量(ex. 下月2代馬達約4000萬片),確認是否可以承接,之類的。

答交組必須要到 ERP 確認目前的訂單量,並且分析是否可以接受這個Forecast 預估產量,並且要回復給客戶是否可以承接該下個月的產量

目前存在ERP中的料號可分為「原物料號」、「虛擬料號」、「半成品料號」以及「成品料號」;當客戶下達 Forecast 預估產量時,只會下達成品料號或是成品 Model 甚至是成品「產品說明」。

在答交組接收到所下達的「產品說明」後,需轉換為正式的成品料號,因此需要有一個紀錄表來記錄目前常用的與現有的成品料號,讓答交組可以在確定完客戶下達的Model之後,亦可選定要預估的實際料號

一般我們會收到的需求單就如同上述這類的「需求描述」,注意,他是一段需求描述,可能沒有辦法有具體的說明,因此我們在接收到這樣的需求時,我們可能需要將這個需求變成條列式的需求列表,做法大致就是再需求描述中去找到一個段落,而所謂的一個段落其實就是能夠找到一段描述的主詞、動詞以及受詞這三樣,只要能夠找出這三項,基本上就算是能夠組合成一個條列式的需求,例如以範例一個說明:

描述性需求

客戶在月底前會先打電話下達 Forecast 預估產量,來評估未來產能狀況,有些客戶並不會明確指定料號或是 Model,而只會告知下月xxx、xxx …等大約多少的量(ex. 下月2代馬達約4000萬片),確認是否可以承接。
答交組必須要到 ERP 確認目前的訂單量,並且分析是否可以接受這個Forecast 預估產量,並且要回復給客戶是否可以承接該下個月的產量

主詞

  • 客戶

  • 答交組

  • 答交組

  • 答交組

動詞

  • 打電話下達 Forecast 預估產量

  • 到 ERP 確認目前的訂單量

  • 分析是否可接受 Forecast 預估產量

  • 回復客戶是否可以承接該下個月的產量

受詞

  • Forecast 預估產量

  • 目前的訂單量

  • 未來預估產量

  • 客戶

圖1. 條列式需求示意圖

圖1 是針對條列式需求的示意圖,基本上將客戶的需求全部分析之後,並將客戶的需求進行條列式的分析,便可以整理出上述的條列式資料。
條列式需求主要是要透由系統性的方式將客戶的需求描述,變成是一個實際可以被執行的需求,透由這一個工具(方法,我喜歡稱他為工具),便可以清晰地整理出客人的需求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