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

終於來了!

星期五教學研究會,教務處每個人發一個資料夾,宣佈今年我們要進行校務評鑑,希望老師要進行教學檔案製作,可以用書面也可以用部落格來呈現。

說實在現在這種校務評鑑的方式,只是一種擾民、不切實際、徒增基層學校業務量的活動。一群人要在一天看到學校所有的優缺點,除了書面資料或電子檔案,就是訪談。這樣的方式能夠呈現多少學校真實的狀況?

舉個例子,最近爆發嚴重校園霸凌的國中,不久前還得到以下這麼多獎項:

教育部97年度友善校園 校長傑出首長獎
教育部97年度友善校園 國中卓越學校獎
98年度特教評鑑資優類 優等
98年度人權法治教育績優學校 甲等
品格教育宣導影片「品格樹樹品格-找回孩子的真善美」榮獲98年「全國優良教育影片」
98年榮獲「教育部98年度輔導中輟學生」有功學校
98年度桃園縣一校一特色「品格教育特色學校
96年度教育部表揚為「推動品德教育績優學校」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諷刺的結果,這和評鑑方式有很大關係,現行的這種評鑑方式有很大的盲點,評鑑者應該會希望看到真實的現況,但是被評鑑者不見得希望呈現真實的狀況,如果採取的方式是有可美化加工的空間,必然會出現這種結果。

現在的社會氛圍,校務評鑑與教師評鑑被認為是提昇教育品質的良方,這可能又是一個迷失概念,大家一直強調現在沒有教師評鑑,所以才有那麼多不適任的教師,所以要對老師與學校進行評鑑,才能改善教育問題、提昇教育品質。其實整個社會一直都在對學校與教師進行評鑑,只是沒有書面報告而已,社區的家長用眼睛觀察、口耳相傳、用腳對學校老師投票,不然怎麼會有所謂的名星學校與名師呢?教授短短一天對學校的評鑑,是否會比住在學區的婆婆媽媽準確,這是個問號?

現在的校務評鑑與教師評鑑跟很多變法改革一樣,有良好的立意卻無合理合乎邏輯的實施方法,最後是恐怕只是徒勞無功!


教學檔案或教學部落格都一樣,如果是教師自發的對於自己教學的省視記錄,的確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變成應付評鑑不得不做的工作,對於提昇教育品質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想一想如果這個老師如果真的教學能力有問題,他如果還要花時間去做這一些書面或數位的東西,那他花在學生的時間更少了,他目前所教的學生可能從他得到更多的教學品質嗎?這就是盲點!

譬如說現在社會氛圍要求老師必須進修,認為進修才能夠提昇老師的教學品質,理論上應該成立,但實務上其實有些落差。本人卸下資訊組長之後,暑假偶爾會應邀至別的學校擔任資訊課程研習的講師,看到很多教師進修的面向,有些老師是為了提昇自己資訊能力,有些是為了調動需要研習時數,有些是剛好我授課的內容與其取得碩士學位相關,其實老師參與研習的誘因是否真的是為了提昇教學品質,是個問號?
個人的觀察真正能讓老師願意花錢犧牲假期去進修,大多是對於老師有實質經濟效益的學位誘因,在學校現實的狀況,有學位你的薪資才能提昇,有學位在一般社會也會比較被認可,因為我們的社會還是存在”學歷=能力 ”的迷失!

在我那一個年代中小學老師大多選擇留職停薪去唸研究所,在職進修的名額非常少。所以以前學校中會去唸研究所的大部分是沒家累的,不然就是經濟能力許可的,或者志不在當中小學老師的。後來教育部為了鼓勵教師進修,開放大量在職進修的名額,很多大學也大量開設在職專班。這樣的條件配合下來整體的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學歷大幅提昇,連現在參加教甄的準老師學歷越來越高,博碩士已不在少數,但是教育品質有沒有提昇?

這是有盲點的,想一想一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以中小學老師的授課這麼多的狀況,如果要一邊工作、一邊上課唸書做研究,然後家中還有老幼要照顧,各方面能夠兼顧者究竟是少數,最後要不犧牲自己的健康,不然就是要從其他方面進行取捨,而人性是自私的最後被犧牲的十之八九是公的這一塊!

所以可想而知,教學品質當然不會因為教師努力進修而提昇!

這不能怪老師,一個制度設計沒有考慮人性必然導致失敗,現行的制度教育部並沒有提供中小學教師,像軍警人員一樣留職給薪進修學位,只有留職停薪與在職進修,這是不對的。

如果真正希望鼓勵中小學老師進修提昇教學能力,在制度上要修正。

現在很多中小學教育的政策擬訂與實施,都是教育部委由大學教授研究擬訂,為什麼?

因為現在社會基本認定教授各方面都比中小學教師強,所以明明最了解中小學事務是中小學老師,但是中小學大部分教育政策中小學教師卻是無置喙之地。

而令人覺得矛盾的是;能力如大學教授之強者,服務一定年數,政府還要給薪公假讓教授至國外充電,連教大人的教授都需要這樣充電的過程,為什麼中小學老師不需要?

cool      歡迎引用,請注明來源出處!

作者:楊煥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