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備份的管理與封存時機

前兩篇文章在探討資料備份與異地備份的正確習慣與確切的對象,本文主旨則是說明當資料備份持續進行一段不算短的歲月後,面對那些拉拉雜雜的備份檔,怎麼管理才是最恰當的做法。

一、先區分檔案性質
根據筆者經驗可概略分為三種:
性質1:生命週期極短的文件檔或照片檔
例如編寫一篇部落格文,內容是去某家美食店的食記,有圖有文有真相,完成後幾乎不會再去修改(除非PO文後發現錯字),上傳到網路後形同有一個異地備份檔。

性質2:編修需持續一段時間的文件檔
例如排版一份研究論文,在付印之前需不停修改,有時想到某篇要改回某版本的某些內容時,之前所做各種不同階段的備份檔就可以派上用場。

性質3:長期累積資料的檔案
常見於市售或客制化,各種不同規模的ERP系統產生的備份檔,每個備份檔都包含了前一個備份檔的所有內容,檔案大小會逐日增加。

二、依據不同性質做資料備份與異地備份
性質1:在完成後即可將它們放入專門管理備份的資料夾裡,定期做異地備份。

性質2:付印前將不同階段的檔案放入備份專用的資料夾裡,付印後立即做一次異地備份,若遇編修時間過長,擔心電腦會有狀況,在編修中途亦可做幾次異地備份。

性質3:每半年進行一次備份清理,例如現在是七月,建議可將去年的備份檔留最後一個時間點的備份檔,其餘全部刪除,到十二月時,即可將上半年的備份檔做清理,留下每個月最後一個備份檔即可。

除了定期清理備份檔之外,性質3的檔案尚需進行「資料回存」來驗證備份檔的可用性。

一般而言,「資料回存」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進行的動作,它是將某個時間點的資料透過系統回存機制,完全覆蓋掉當下所有的資料,就像在「資料備份的真正目標」一文裡提到的作業系統還原點的原理是相同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文末延伸閱讀連結。

但為了確保資料備份檔的可用性,筆者建議在準備做資料回存測試的前一天,先做一次資料備份,到預計執行回存作業的當天,先統計系統內所有單據數量後再做一次資料備份,並立即用此份檔案做「資料回存」。完成後重新登入系統,並再做一次單據的數量統計,與回存前的單據數量做比對,若完全一致,即代表此份備份檔,具有可用性,亦即百分百的正確與完整,將來真需要用它做回存以恢復階段性資料時,就不用擔心會面臨回存不了窘境。

以上就是資料備份的管理,接下來就是資料備份的最後一個階段:「資料封存」。用過電子信箱的使用者應該都有看過收件夾的上方工具列裡有一個「封存」的選項,這是讓使用者在確認某些郵件不會再進行查看,但需要留存,卻又不想讓它們存於郵件空間時,即可進行封存。

資料備份的檔案亦是相同,有些資料需要做長期保存,但又不想讓它占用平時備份的隨身裝置或其他硬碟空間時,就可進行封存動作。

資料封存可選擇用燒錄到光碟方式,分批分類的進行,或是移至閒置的儲存裝置裡,然後再歸檔到專屬的位置,當某一天需要參考資料時,就可以利用這些已經安靜被封存的資料來做查閱的動作囉!

 

作者:杜元熏

延伸閱讀1:資料備份的真正目標
延伸閱讀2:淺談資料備份與異地備份的正確習慣

© Datasu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