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重點筆記

前陣子閱讀《鳳凰計畫》時,裡頭提到了一本經典,也就是《目標》。也同時讓我想起去年 DevOpsDays Taipei 2017 約莫有三位以上的 keynote 講者,不約而同的提到了限制理論及包含《目標》等高德拉特相關經典。心想這本書的魔力也太大了,於是最近費了點時間好好閱讀這本經典。這是一本 1992 年出版的經典管理小說,也因為是小說,所以很容易閱讀。以下記錄一些佳句及簡單的感想,希望對日後的自己有所幫助,作為反思的一些借鏡。

我認為此書真正有魔力之處,就如同副標題所描述的 ―「簡單有效常識管理」。

先簡單條列一些書中的句子,期望條條都能逐漸內化。

  • 這套方法共有三個衡量指標,就是有效產出(throughput)、存貨(inventory)和營運費用(operational expense)。
  • 實際發生的狀況不是各種不同的速度相互平均抵銷,而是統計波動的「累積」,而且大半時候,還是以「慢」的累積 — 因為依存度限制了發生更大波動的機會
  • 我們總是不斷在趕路,從不停下腳步。讓人力閒置,是我們的一大禁忌。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工廠裡,我們沒辦法迎頭趕上呢?...
  • 工廠的產能就等於瓶頸的產能。...
  • 讓瓶頸只處理對「今天」的有效產出有所貢獻的零件,而不是九個月後才用得著的零件,...
  • 原因在於錯誤的假設,以為必須讓工人每分每秒都在生產,才算有效率,否則就要靠裁員來省錢。
  • 我們真正該遵守的規則,是讓流量和需求保持平衡,而不是讓產能和需求保持平衡。
  • 我們既沒有說「不好」,也沒有像過去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口答應,...。我們反而修改了這筆交易的內容,提出了比較可行的建議,結果客戶反而更喜歡修正後的提議。
  • 步驟一:找出系統的瓶頸。
  • 步驟二:決定如何利用瓶頸。
  • 步驟三:根據上述的決定,調整其他的一切。
  • 步驟四:把系統的瓶頸鬆綁。
  • 步驟五:假如步驟四打破了原有的瓶頸,那麼就回到步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