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待產包二三事

  • 298
  • 0

老實說在老婆生產前,其實不是很完全明白「待產包」的意思。網路上找到的待產包清單一個比一個豐富,整理起來像是要出國似的。不夠再買不ok嗎?離醫院不超過半小時車程,住院期間來回一趟再拿些東西不ok的嗎?

而且清單一個比一個齊全,有的連媽媽的小外套都列上了,但怎麼沒人列過爸爸的一件內褲?

待產包這麼齊,萬一老婆一個人在家待產,產兆出現,有辦法提嗎?

以上問題生產前我還是沒有找到漂亮的答案。老婆生產後,有些心得記錄一下,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清單網路上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了,但記得爸爸還是要帶盥洗衣物就是了。XD

經過這次經驗,我認為待產包最主要解決的是只有一個陪伴者的情況下,讓一切都能夠更充裕的道具箱。

這次很感謝阿姨、純媽、杰的 support,幫助我超多,也及時補足了待產包的不足!讓一切都很順利~。

放寬心的說,在台灣各大醫療資源充沛的環境下,沒有什麼是待產包絕對必要的,頂多就是慌亂些,寶寶一樣可以很棒的生下來的。

自然產的生產流程大概是:確認宮縮等產兆狀況、進入待產室待產、進入產房生產、產後進入病房休息。所以真的能夠跑回家一趟拿些什麼大概也是住入病房後的事了。(若是搭乘大眾運輸,入住後可能是半夜,也不一定能夠馬上回家。)所以待產包至少應該囊括的是這段時間的需求。

孕婦從等候開指到產後,有很多時候是需要陪伴者時時在旁照顧的。例如等候開指時,陣痛來臨協助呼吸讀秒(三五分鐘一波)、因減痛藥劑導致的嘔吐、由於插滿各種設備儀器必須在床使用便盆等等。此時陪伴者都不太方便跑出去添購任何資源,待產包就是為了此時此刻而生,住院後什麼衣物之類的倒是其次。

當然大可請護理人員協助照看,就只是方不方便而已。

所以我覺得待產包應該也要像敏捷開發的 Product Backlog 一樣,從優先度最高到最低,逐一條例,而不是依據「角色」條例,太重了就可以考慮把後面的項次刪除。所謂的優先度依據時間點應該頗合適的,在待產室比起進入病房後應該更為急迫些。所以從待產室必需品開始羅列,打包分類也可考慮依據時間點歸類包裝。

既然說待產是比較主要的,那待產的各種情況應該都要多設想一些,例如可能接近 20 小時待產的消耗品需求、N小時麻醉師都沒空來幫打減痛藥劑、長期照看的時間打發、有機會小憩卻因隔壁產婦痛到你不能睡等都應該考慮進去。

至於待產包產婦提不提得動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分一袋急產的只裝一些最重要的和一個完整的待產包(登機箱),看情況決定拿哪個。只要記住在台灣就算你空手去醫院也沒事的就好!

還有一個網路上很常看到的問題,待產包該誰準備...。前面說過最重要的是在待產室的項次,那就端看老婆在待產室痛到快崩潰時,能不能正確的指揮老公而定。XD

設計對白:「xxx在哪?」「在登機箱前面夾層的紅色網袋裡啊啊啊啊啊!」「是這個嗎?」「還是這個?」
雖然我們家不完全是我打包的,但還好封箱時有大略了解歸類分布。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我只是個小小 support,最累最崩潰最痛的還是老婆大人啊!跟天下所有偉大的媽媽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