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團隊使用 VSTS/TFS 原始碼控管的 - 三兩事

最近發現,還是有許多公司、開發團隊連最基本的原始檔管控、Work Item 、工作管理等都沒有做的完善,而原始檔管控又算是軟體專案開發最基本功的部分,如果連基本功都無法落實的話,那麼,後續的 Agile/Scrum... 其實都不用談了。

前言

最近接觸一些開發團隊,發現還是有許多團隊雖然已經導入 TFS 或 VSTS (以下都簡稱為 VSTS),但是仍然只是將 VSTS 當作 Source Control 使用而已,不要說 PM 或 PO 沒有將 WBS 或是 Tasks 鍵入 VSTS 中的 Work Items 外,就算有鍵入 Work Items ,也沒有強制要求團隊成員 Check-In Policy (簽入原則),將完成的程式碼簽入 VSTS 的時候,關聯相關的工作項目 Task (後面都簡稱為 Task)。

引發的問題、隱憂

筆者先前,有許多文章在探討團隊開發、個人工作管理與共同規範的關係與問題,這也是筆者先探討 問題、隱憂的原因,因為撇開團隊所使用的開發方法、合作模式 Agile/Scrum/CMMI 等方式不談,因為講的部分其實跟你使用任何流程一點關係都沒有 (純粹屬基本功部分),因為,工作若沒有被有效管理,你如何掌握每一個工作項目所花的工時、無法掌握每一個工作項目的工時,更不要說你想要掌控團隊成員中,每一個人手上有哪些工作,有那些已經完成、那些正在進行中、哪一些還未開始,以及哪一些工作由哪一位成員進行 (工作分派狀況)。

在以前,大約十多年前,2005 年左右,當時 TFS 還未盛行,當時筆者的公司、訪間的軟體開發團隊會使用 EXCEL 來控管團隊的工作進度,當時,一樣控管得很好,只是會有幾個缺點,

  • 團隊成員要另外開啟 EXCEL 與其他成員共享 Sheet,每天Update工作
  • 主管要引導團隊成員 Update EXCEL 內容
  • 主管對團隊成員間,要花比較多的溝通成本
  • 團隊成員之間,要花比較多的溝通成本,討論程式碼 (因為 EXCEL 內的說明無法直接與程式碼相關連)


使用 EXCEL 管理專案當然不是不好,以前的開發人員這樣管理專案,不也管理得很好,相信很多讀者心裡是這樣想著,沒有錯,但是 (有但書),開始有使用者回饋 (進入 UAT) 階段,團隊成員 A 簽入的程式碼究竟是為了某個 Task 而修改、或是因為從某個原始 WBS 展開的 工作項目,User 測過後有 Bug 所以進行這些修改, 但是,因為你只有在 EXCEL 裡記錄,而每個團隊成員的表達方式又些許不同。

試想一個情境:成員B 問成員A 你 2017/5/5 簽入的程式碼是為了什麼而改?

成員A說:我看一下 EXCEL…. 好像是為了 EXCEL 的第幾 15 列問題而改,….  但過些時候,又發現,好像是為了 第 21 列問題而改…. 這來來回回就形成無形的浪費,專案怎能不 Delay?不 Delay 才有鬼……. 更糟的是,團隊還不自知… 最後就大爆炸 (如圖一) ,因此能夠讓工具代勞的,怎麼不讓工具幫我們記憶呢?這也才符合敏捷的精神之一就是「減少浪費」

如果時間久了,人腦記憶是有限,更不要說,如果成員 A 根本忘了回填到 EXCEL 中呢?那你要花好幾倍的時間回想當時為什麼這樣改。筆者先前有許多文章探討在這個軟體日益複雜,但是工具也日益發達的年代,能透過工具來幫助記憶為什麼不使用呢?VSTS 可以將專案的工作項目與程式碼相關連,並指派工作項目給負責的團隊成員,讓版本控管並不單只是版本控管,他能控管的不是只有程式碼,也控管所有團隊成員的產出,進度、Team Build 發行是否有 issue、Task Manager 控管 UAT 回饋的 Test Case 是否被處裡、誰處裡,處裡完成沒有,這個 issue 與哪一個 Task 相關聯,VSTS 比對後即可以知道是修改哪幾行 Code 才修復此 issue,只要 VSTS 打開來就以覽無疑,團隊不再需要 EXCEL,不再需要靠腦袋去回想改了什麼,因為 VSTS 全部都可以在 History 中查詢出來。

注意:

您應該使用「原始檔控制設定」==> 「Check-In Policy 簽入原則」來要求專案團隊成員簽入程式碼時,必須關聯工作項目、撰寫註解。

 

該怎麼進行?

這邊假設您已經將 VSTS 或是 TFS 作為原始檔控管,並以 Scrum 作為流程範本,並且團隊已有 Coding Standard/Coding Rules 或是 團隊開發共同規範 為前提,或參考筆者先前文章「導入團隊 Project Templates 樣版設計 – (首部曲)」。

  1. 在專案 Kick of 後,PM/PO/SA 已經做完初步分析完成 WBS,或者畫出甘特圖也可以,重點在於已經做工作分解、與初步分析。
  2. 小組討論、個工作項目由那些成員負責 (工作項目花費時間可與團隊成員討論,或是由 PM 或 PO 先押一個時間也可,而後實際進行時,團隊成員在 Backlog 長出需要的實際 Task 並押上實際撰寫程式的工時)
  3. 由 PM 或 PO將 WBS 鍵入 VSTS 中,並指派給負責的團隊成員。
  4. 由 PM 或 PO 建立原始檔控制的 「Check-In Policy 簽入原則」,最少需有「工作項目」、「變更集註解原則」等。
  5. 團隊成員在 Backlog 長出實際的 Tasks 的時候,也需落實回填發生的工時。
  6. 簽入程式碼時,使用小組共通的語言撰寫註解 (註解不是只寫給你自己看,別人看不懂也沒有用)


另外,程式碼簽入的時候,千萬不要簽入一大包,然後才將所有有關連的工作項目都參考進來,如下:

簽入一大包,對於使用 VSTS 以及以後還要 Maintain 這個系統的你而言,這個變更集對以後的你而言完全沒有幫助 (還不如不要關連算了),因為這樣就跟沒有關連工作項目一樣,因為你三個月事後再來看這個變更集,你還是得要花許多時間來瞭解(又是個時間的浪費),哪幾行 Code 是跟哪一個工作項目有關,又要花時間看個半天,那麼跟原本的情況不也一樣?

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

一、開發人員改完一個需求,總是忘記簽入,等到想到要簽入時,已經改了5-6 個 Tasks 了

二、團隊間、PM/PO 沒有要求,以致開發人員習慣不好,總是等到全部改完才簽入

有讀者會問我說,但是有時就是牽一髮才發現動全身,怎麼辦呢?可以分幾次簽入,也就是說,你可先簽入一個最小版本,不一定是可以交付的版本,只是能夠 Compile 就好,但是這邊指的是在同一個 需求 (Backlog/Task)內的狀況,不是跨 需求 (Backlog/Task)的情況,如果真的有改到一半發現改的兩個需求是同一個問題,那可能要檢討 這個「需求」 或「Bug」在「分析/瞭解問題」時,有失精準度。

在最後說明,同一個需求,是有可能修改異動到 20-50 支程式碼,這端看專案大小、架構設計、喔,對了,額外一提,如果你的專案每次很小的修改都要改很多支程式(8-9支、甚至10多支),那有可能是在專案的軟體架構設計上有「過度設計」的現象,可能需要審視目前的架構設計 與 分工的方式是否恰當。

 

迷之音:

所以我才說,這些事情都是環環相扣阿!更何況,原始檔管控又是最基本的工作管理,基本的工作管理都做不好,後續的 Agile/Scrum.. 流程的導入那都不用談了。

 

後記

當然,光只有原始檔管控的基本功還不夠,但是必須先有這幾個項目,才能再來談如何落實「Code Review」、如何搭配如:StyleCop 設計屬於團隊的 Source Analyzer Rules ,甚至與 VSTS 的 Check-In Policy 整合,因為團隊若要落實 Core Review 甚至與團隊資深人員、新進人員人數的多寡、團隊編 制的方式、工作分工的方式 都有關係。

雖然,程式碼撰寫只是軟體開發生命週期裡的一小部分,但是程式碼又為專案實際的產出,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規範來管理這些產出,甚至這些工作沒有落實,那越到後期,我想所需的維護成本相對呈現倍數提高。


 

簽名:

學習是一趟奇妙的旅程

這當中,有辛苦、有心酸、也有成果。有時也會有瓶頸。要能夠繼續勇往直前就必須保有一顆最熱誠的心。

軟體開發之路(FB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61804473860062/

Gelis 程式設計訓練營(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elis.dev.learning/


 

如果文章對您有用,幫我點一下讚,或是點一下『我要推薦,這會讓我更有動力的為各位讀者撰寫下一篇文章。

非常謝謝各位的支持與愛護,小弟在此位各位說聲謝謝!!!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