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讓學習的「速度」變慢,你會學得更透徹。

現在坊間很流行著一堆「快速學習」的方法、筆記術。但,這並不一定有效。你可能只是產出不少 output,但不一定有 outcome。

學習,要戒掉吃速食的習慣。這會讓你虛胖,而且會讓你逐漸失去靜下心專注、深入學習的耐心。

透過一些方式,讓自己放慢學習的步調,讓自己不由自主進行思考、聯想、創作,就會把新的資訊轉化成知識點(knowledge base),進而再與過去的既有知識體系建立連結。

「fast food」的圖片搜尋結果

前言

今年五月的時候,Facebook 上好友 Will Wang 隨手分享了一篇網路文章,主要是在討論「子彈筆記術」的。

聊著聊著,我也分享了我自己在學習上的一些心得。簡單的結論是:

學的過程太快,你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因為太快、時間太短,就減少了跟自己過去的知識體系建立關聯的機會。

刻意拉慢學習的速度,就像品嚐美食一樣細嚼慢嚥,會讓你體會到箇中滋味,也會比較容易消化。

恥度無限圖畫修煉筆記術

我貼上了我之前一邊看書《敏捷教練》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內容,一邊練習意象化的圖畫筆記(書籍連結:《繪文字》,《畫張圖想得更清楚》)。

這一頁筆記,根本沒有刻意規劃布局啥的,只有最上面我要寫 chapter 跟書名,上面的橫幅我打算做整章的 summary,其他的就是照著格子填入自己聯想到的東西,然後把幾個箭頭、顏色跟標記弄上去。

慢,才學得透

我這輩子最不會的兩件事,一是畫畫,二是跳舞。

當時單純想挑戰自己的恥度...倒是從中獲得了相當多好處跟靈感。

其實這方式挺簡單的:

在你想寫下任何字之前,強迫自己停筆,想辦法用畫的。這句話最主要的概念,怎麼用一張圖來呈現。(其實這跟做簡報很像,但找圖簡單,自己畫就有點困難。)

這個過程會讓你整個紀錄的過程變慢下來,而且是專注地很慢。這個專注地很慢的過程,會讓腦袋的想法更沈澱一層下來,冒出更多更好或更乾淨的想法,也會冒出其他更多關聯的想法,這些關聯的想法,其實就是把你新學的東西,跟既有知識體系正在建立連結。

這是從 information to knowledge 一個重要的過程。

knowledge to skill,則是得透過實務的《刻意練習》。有系統地進行練習、觀測、調整。

所以,慢,對學習來說很重要。因為學習看的不是完成的數量,而是看自己吃進去了多少東西,能跟自己既有的知識體系建立連結

所以,畫畫會強迫你過程變慢,進而學習更深入。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自然不會擔心畫出的東西很醜或自己看不懂。

聽過一個例子,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兩批人看著手寫的教材,一個字體工整、圖案清晰,一個字體較為潦草,圖案得思考才能建立關聯。最後進行考試,字體潦草的那一組分數比較高。

姑且不論這實驗的真實性,但,學習的過程讓你變慢、讓你得多用腦、讓你得思考跟建立關聯,就是一件好事,會讓你記得更深刻。如果是自己還要動手,跟肌肉建立記憶連結,就會更慢、關聯地更透徹

邊畫邊跟自己知識體系建立關聯,再用不同顏色的思路、順序關聯起來,最後看起來就是這模樣了。

有限制,才能去蕪存菁

空間有限,限制會讓你產生思考,會讓你去除不必要的雜質或不重要的資訊。

我挺喜歡我買的這款方格筆記本,是我用起來最順手的。

它有16格粗體格子,讓我可以運用《一張紙整理術》上面的技巧,可以讓我把幾個重點概念放到格子裡面,拉關聯跟順序。

最上面有留白,讓我紀錄 summary、主標。

最下面有一點點的留白,可以讓我劃線有點空間,也可以有些留白避免擁擠。

A4 的大小,兩頁中間可以攤平不會卡住,讓我需要用 B3 畫 mindmap 之類的關聯時,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下筆。

小結

你會不會畫畫,或是畫得好不好看,根本不重要,因為那不是目的,那只是個手段。

只是個逼你放慢速度學習,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聯想、創作來跟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關聯的手段。

你的目的是學習,不是出書,只要能讓自己學到東西,就代表這個時間的付出有成效。

何況,當你畫完這些恥度無限的圖像筆記後過幾個月,再回過頭來看,你會覺得很有趣、自得其樂,畫得醜不會是種困擾。

「學,以致用」,另外一個角度則是,「用,才能幫助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當你用片段、零碎的時間在進行「學習」,當你看到網路上的「乾貨」,熱情澎湃地點下分享、加入書籤/珍藏,我想問的是:「然後呢?」

你投資的時間有獲得對應的價值了嗎?還是你正在產出知識半成品呢?

速食吃起來很爽,但長久以往會讓你失去思考、專注、深入學習的耐心。

blog 與課程更新內容,請前往新站位置:http://tdd.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