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因循古法,沒有問題的東西就不要去改變,是聰明決定還是慢性自殺?

[嘀咕]因循古法,沒有問題的東西就不要去改變,是聰明決定還是慢性自殺?
在處理事情時,我們總是必須先想想我們是在「解決」還是在「優化」?是要現在開始動手作還是之後再來做也沒關係,我們永遠要思考,沒有問題不代表不需要改變,應該要因時、因地制宜才是。

還記得在資訊界有句話是這樣的:「沒有問題的程式,就不要去改它。」,這句話挺有道理的,畢竟程式跑得穩穩地,幹嘛沒事亂改,所謂的重構或者重寫都不應該隨便亂做,因為誰也不知道改了會不會有甚麼bug出現,這個論調再一些老舊系統上尤其常見,畢竟一套系統經手過數十人到現在,可以維護的人已經不多了,貿然的修改了會出現多大的問題也沒人知道,更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說這樣改絕對沒有問題,所以老舊系統就只會一直老舊下去,要升級?別鬧了,重構都不行了還談升級。

其實所謂的程式沒問題就不要改,這只是一個認知問題,所謂的沒有問題到底只論沒有bug呢?還是包含無法擴充?很難維護?效能不足?如果以上這幾類,那你的程式不是沒有問題,它只是沒有bug而已,但當今天我們要擴充功能時,發現既有架構下無法擴充,那這算不算是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早期系統撰寫時其實就可以透過重構解決,但因為它沒有bug,所以一直以來也沒有理會它,就在同樣的架構下疊床架屋維護到現在,終於出現了現在這個窘境,是要砍掉重練還是要痛下決心去重構它呢?相信這都是很困難的決定,在維護初期,不花時間去重構它或許是個聰明決定,但就現在來看,當初不重構顯然就是個慢性自殺的決定了。

除了系統問題外,在組織中也一樣存在許多因循古法的案例,我想當我們在談一個新構想時,總是會有人提出:「以前這樣做都沒問題。」、「我們過去一直擅長在XXX,OOO不是我們擅長的領域。」、「做得好好的,問題也不大,為什麼要改變。」,這樣的話本身並沒有致命性的錯誤,如上頭所述,有沒有問題有時只在時間點上頭,當我們發現一個生產流程可以再作優化,本來一個月的產量可以達300萬台,改善後可以提升到400萬台,但因為一直以來公司的訂單也不曾突破300萬台,所以當你提出要改善生產流程時,就有人提出各類的質疑,認為沒有必要改變,因為「目前」的生產流程已經可以達到銷售供貨量,若要改善流程必須要做不少程序的變動並採購一些新的機台,所以建議無疾而終了。

過了兩年,市場變大了,月需求量一下子暴漲到一個月350萬台的需求量,這時若我們只能供應300萬台,而另一家廠商則可以供應350萬台,那客戶會選哪一家來做為供貨來源呢?我想聰明的客戶會同時選擇兩間以上的供應商以維持穩定供給,但我們永遠只能吃到300萬台的單子,想要提升也沒辦法了,這個例子看來,生產流程也不是出了甚麼錯,只是「不夠優」而已,但如果早兩年作改善,那現在早就是每月400萬台生產力的供應商了,根本也不太需要擔心市場規模的變化。

相同的案例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會發生,例如人員的流動,有些人會說人員的流動很正常的,某個職務的人平均每一年會換一個,所以大家都習慣了,即便新人來接手後都需要花費約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接手完整的工作,但還過得去,不至於到無法運作,但每年3個月的陣痛期也不短,如果可以有效地找出人員流失的原因,試著去穩固下這個職務上的人,讓他願意留下來,那每年三個月的陣痛期便消失了,這個職務的品質也連帶地被「優化」了。

在處理事情時,我們總是必須先想想我們是在「解決」還是在「優化」?是要現在開始動手作還是之後再來做也沒關係,我們永遠要思考,沒有問題不代表不需要改變,應該要因時、因地制宜才是。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