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NET Framework時代,有Message Handller的方式,可以透過PipeLine,逐層處理Request與Response
現在,走進.NET(Core)的WebAPI,找到類似的機制,但目前討論的不多,所以做個紀錄
.NET(Core) WebAPI 使用 Custom Middleware PipeLine
- 112
- 0
- (.NET)Web API
以往,在.NET Framework時代,有Message Handller的方式,可以透過PipeLine,逐層處理Request與Response
現在,走進.NET(Core)的WebAPI,找到類似的機制,但目前討論的不多,所以做個紀錄
把政府公開資料JSON格式資料取得,轉成物件集合,並透過LINQ對物件集合進行讀取,這樣的範例應該還蠻多人有這樣的需求,小喵就抽個空,寫一下這個範例,提供網友與未來的自己參考~
LINQ對於已經將資料放到『List (Of Object)』的二次加工,提供很方便的查詢方式。前陣子剛好有這樣的需求,網路上找一下寫法,這邊筆記一下,也提供有虛要的人參考。
剛好遇見網友在詢問一個問題,他需要『動態產生陣列型的TextBox,讓使用者輸入資料,並且輸入後,按下送出,可以將使用者輸入的內容讀出。』。這要如何處理?小喵來撰寫這樣的一個範例。順便說明動態產生控制項的一些處理概念。
在小舖的討論中,看到Keven大推薦使用Dapper,心想這是什麼?於是花點時間尋找一下,發現這真是個好物,可以大幅精簡開發時的程式碼
而且,黑大在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寫文記錄下來。
小喵特別練習一下順便記錄下來,提供未來應用時候的參考
NOPI,經常會用到,所以把這個功能寫成共用的類別,未來可以直接將DataTable, DataReader, Objects(List Of)傳入,轉成Excel檔案
筆記一下用 AngularJS 並使用 Controller as 的方式,透過 SignalR 2 做出的聊天室範例
很久以前就聽過ASP.NET SignalR這個處理WebSocket的好物,但手邊的工作沒此需求,所以就先做了解,沒實際動手做。最近剛好有個機緣,需要藉由SignalR的機制來處理些問題,於是動手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卡在新增【OWIN啟動類別】時,使用VB.NET開發,新增項目時沒此項目,小喵把這過程筆記下來,提供網友參考,也提供自己未來參考。
原本檔案上傳,遇到檔案太大的問題,調整【maxRequestLength】就可以解決,但是後來這個設定卻無效,原來...
當使用中文網址時,例如:小喵.姍舞之間凝聚.net。如何取得中文的子網域名稱(小喵),與網域名稱(姍舞之間凝聚.net),這篇會應用到中文網址的編碼 PunyCode,讓我們看下去
應用系統突然有了個將現有系統轉成簡體的需求,詢問 Google 大神後發現,大概有兩個方向可以進行,一個是透過.JS的方式,系統掛上個.js,家上一小段Code,畫面自動就有繁簡互換的功能出現。雖然此方式簡單易做,但是,兩岸對於IT方面的習慣詞彙畢竟不相同,如果只是用這方式,還是不符合對案使用者的習慣。另一個則是透過 Office 中 Word 的強大功能,可以真對詞彙進行轉換,而不再是逐字轉換,轉出人家看不懂的東西。
小喵找到了黑大的這一篇【CODE-封裝Office繁簡轉換服務】裡面有詳記著相關的做法,不過由於程式碼是C#,於是小喵就動手轉換一下,順便做個測試範例。
小鋪上的一個詢問【多層的xml 如何解析】,對方傳來一個多層的xml,要如何解析他並將他轉換成GridView顯示出來,小喵順便把過程整理成文章,以便未來有類似需求的朋友可以參考。
網路上有網友詢問到使用Session作ASP.NET驗證,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小喵個人其實比較推薦使用ASP.NET驗證的機制(FormsAuthentication),建議可以看小喵的這一篇【學習ASP.NET 2.0會員機制三部曲】,不過既然網友問起,剛好最近有個小空檔,就來練習寫個範例。
小喵最近學著使用 Selenium IDE 來產生測試的輸入,以利可以測試畫面的時候可以自動填寫表單,另外就是順便產生Unit Test的程式,不過 Selenium IDE 目前這個功能只有支援Fire Fox,小喵之前很少使用FireFox進行開發,這次在撰寫測試試用的過程中,發現在Windows 7裡面,從Visual Studio去執行localhost頁面測試時,會被導向到 IIS 7 的歡迎頁。而不會跑到我們想執行的頁面。但是在 IE 、 Chrome 或者是 Windows 8 的 Firefox 都是正常的。如何才能讓 Windows 7 的 Firefox 可以正常的運作 localhost 的頁面呢? 我們看下去~
上次小喵之前一篇【WebAPI 設定多組(Multiple) 跨 Domain】裡面,透過Global.asax,讀取設定檔方式來判斷Client端傳入的Origin,藉此回傳【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的Header來讓Client端允許CORS。後來同事又提供另一個方式來處理,只需在Server上放一個html,不用任何設定,就可以達到CORS限定多Domain的功能,方法真的非常簡單,怎麼做,讓我們看下去~
小喵前一篇【WebAPI 設定多組(Multiple) 跨 Domain】,測試實主要是透過 jQuery 的 getJSON 來處理,實際上進一部使用 $.Ajax 的時候,又遇到了【Status Code : 405 Method Not Allowed】的狀況。那麼這個狀況到底要如何處理呢?我們看下去~
最近小喵學著 Web API ,大部分的書籍或者網站,都是教使用 ASP.NET MVC 的專案來設計,也順利的完成了一些書上的範例練習。不過 MVC 小喵還是初學,所以之前開發的系統大部分是WebForm的系統,小喵就心想,如果是要應用在之前開發的系統中,不知道是否可行呢? 於是小喵開始搜尋一下,看看是否能夠在WebForm的專案中使用Web API,找到不少的資料,不過大部分是C#。小喵用VB.NET來練習一回,順便紀錄一下~
小喵在一次去 TWMVC 的場合上課中,聽到 KKBruce 講解有關Web API的內容,這裡面提到了OData這個東西,感覺還蠻有趣的,後來 KKBruce 大大也來小喵的部落格留言,也提到了 OData 。小喵開始找一下相關的資料,發現 OData 搭配 WebAPI 有蠻多不錯的運用。於是,就來場小喵與OData的初體驗吧~
小喵最近開始學 Web API ,看到的範例多是使用北風資料庫,用的Key都是一個Id。不過在現實的系統中,小喵心想多組Key的狀況是一定會遇到的,那麼如何透過 Web API 傳遞多個參數,來應用在多個複合Key的資料表上面呢?於是小喵又開始找方法啦~
在學習 Web API 過程中,小喵心想如果有些資料可以透過自訂的 Header 來帶資料給 Web API 做判斷或處理,也許可以是一種額外帶資料的方式,於是,小喵開始找如何在 WebAPI 中取得自訂 Header 的內容,並做個小小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