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在參加課程前,這幾個字分開大略是什麼意思都知道,但無論哪兩個合在一起我都沒聽過。XD 就這樣懵懵懂懂的去參加了這個體驗 workshop。這邊記錄一下我自己的感想與心得,Workshop 細節就等著大家有機會自行體驗才會更有感覺~
這次活動,David 老師用短短三小時不到的時間,讓我們體驗原來該是「五天」的 sprint 計畫,可想而知是一個非常緊湊也非常紮實的過程。但課程設計真的很棒,雖然時間有限,但透過實際情境很充分的體驗了 Design Sprint 的精神,而不單單只是點水似的照本宣科罷了。
Design Sprint 五個階段分別為:理解、速寫、決策、打模、驗證,這是一連串收斂 → 發散 → 收斂 → 發散 → 收斂的過程,這模型讓我想到了之前接觸過的「服務設計」。
- 理解:進行客戶訪談(或其他可以代表客戶聲音的 stakeholder),了解客戶需求。
- 速寫:透過資訊蒐集,透過「一起獨自努力(Work Alone Together)」的方式快速的將腦袋中的點子用圖呈現出來。
- 決策:進行沉默投票、快速投票。討論決議。
- 打模:將構想用一些 Prototype 工具打造出來。
- 驗證:將打模成果給予使用者,得到最直接的反饋。
在這過程中,有一些讓我覺得相當驚豔、有趣的橋段:
- 一起獨自努力
先各自思考,避免一開始就討論,總是意見領袖的意見為意見,會扼殺更多不一樣的聲音。 - 用視覺化的方式共享記憶
視覺化的方式,除了更佳的傳達腦袋中的畫面之外,將誘發更多的創意。 - 沉默投票
不經過作者的敘述,單單用自己覺得的「第一印象」進行評分。畢竟使用者接觸產品時,也不會有人直接介紹啊...。 - 快速投票
這次投票可以討論,作者可以進一步說明。重點在於「快速投票」與「沉默投票」之間產生的落差所隱含的意義。是否表示原來圖像的意圖不夠強烈?
經過這天活動,讓我初次體驗 UX 設計相關的世界。原來在開始進行 SCRUM 前,還有這麼大的一個坑。當不合宜的需求直接進入 SCRUM 開發階段,也勢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Design Sprint 一樣用 TIMEBOX、Sprint 的概念,在短時間內期待激發更多創意、快速驗證各種想法的可行性,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後,再進入開發階段。
AGILE 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