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quitous]物聯網-下一波網際網路新應用

[Ubiquitous]物聯網正夯
第一次聽到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這個詞時相信很多人會以為是互聯網(Internet)的口誤,但其實物聯網算是互聯網的延伸,過去的的互聯網,是將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互相連結的技術;而物聯網呢?則把物品也拉進來了,所以就其字面上的翻譯就是物品的互聯網,簡稱物聯網,而所謂的把物品拉進來是甚麼意思呢?透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讓人與人做溝通,也可以讓人與機器做溝通,而溝通的基礎在於人與人有共同的語言(中/英文...)、溝通的方法(口述、MSN、 eMail...);人與機器間則有溝通的指令(Ctrl-C、Enter…)與標準的資料傳送格式(數位、類比訊號),但物品本身沒有發送訊號與解讀指令的能力,若要讓物品具備這樣的能力,我們就要依賴各種感測裝置來協助了。

第一次聽到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這個詞時相信很多人會以為是互聯網(Internet)的口誤,但其實物聯網算是互聯網的延伸,過去的的互聯網,是將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互相連結的技術;而物聯網呢?則把物品也拉進來了,所以就其字面上的翻譯就是物品的互聯網,簡稱物聯網,而所謂的把物品拉進來是甚麼意思呢?透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讓人與人做溝通,也可以讓人與機器做溝通,而溝通的基礎在於人與人有共同的語言(中/英文...)、溝通的方法(口述、MSN、eMail...);人與機器間則有溝通的指令(Ctrl-C、Enter…)與標準的資料傳送格式(數位、類比訊號),但物品本身沒有發送訊號與解讀指令的能力,若要讓物品具備這樣的能力,我們就要依賴各種感測裝置來協助了。

物聯網的定義:透過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裝置(Sensor)、全球定位系統(GPS)等資訊感應設備,依規範好的協定,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串接,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情境管理的一種網路。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物品本身並不會說話,讓他說話的是裝在裏頭的裝置(如:RFID Tag),透過Reader、Sensor來讀取這些感應設備的資訊,進而讓物品告知我們他目前的資訊,而我們要這些物品提供什麼樣的資訊呢?我們可以從下圖得出一個大概,一個物品大致上會有Time(在何時)、Place(在何處)、Thing(與何人、何物)三個面向的資訊,由此擷取出我們所想要的資訊。
image 

所以當物聯網真的被實現時,我們便可以如下圖一般,將人、機器與物品做了完整的連結,若有人想要知道她的貓現在的所在地,透過物聯網;若房子的車庫感應到車子已經開到車庫前,就直接將車庫門打開,各類資訊都可在物聯網上大量的流通,所以未來我們周遭會存在一大堆感測裝置,將資訊同步到物聯網上,而物聯網的效益也會真正的被呈現。
image

至於物聯網到底有多夯,其實我們從幾個世界大國的舉動中我們就可以略知一二了,中國的感知中國(無錫為物聯網之都)、美國的智慧地球、歐盟的物聯網行動與日本的i-Japan其實都與物聯網息息相關,相信物聯網會是繼雲端運算後,另一個火熱的IT議題。

不過夯歸夯,張亞勤也提醒我們不能不小心物聯網的負面效應,張亞勤說:
曾是世界最大的美國丹佛機場,採電腦控制的自動行李系統,每件行李都有RFID,可以算是民航物聯網應用,但某次因電腦故障導致行李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最終導致全機場癱瘓。張亞勤並提及,網路出現問題,會導致資訊損失,可透過資訊加密和備份來降低或避免損失;不過物聯網是和世界相連,無論是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醫療、甚或是橋樑檢測、災害監測,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涉及生命財產損失,很難透過備份降低損失。再者,最近網路吵翻天的隱私問題,對應至物聯網上則更嚴重,像是國外某些城市佈滿攝影機,行動位置資訊都將被精確記錄,所講的每一句話也都可以被監聽,這些都將是接踵而至的隱私問題。』

資訊科技的進步很迅速,物聯網的發展是種趨勢,但在成熟前還有許多的議題有待克服,這些都是後續我們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

參考資訊: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孕育新经济增长点
微軟張亞勤:應重視物聯網的負面影響
經濟日報:江蘇無錫探索實踐“物聯網
物聯網:從“智能微塵”到“智慧地球”
歐盟加快物聯網建設進程
i-Japan Strategy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