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 團隊能量

實行敏捷開發以來,慢慢體悟到很多文化、思維與傳統模式(瀑布)上的差異。逐漸感受到這不只是一種方法論,而是一種文化及信仰的力量。一個失敗的產品,可能的原因很多。先不論外在資源、環境等因素,單單就團隊內部能量是否能夠完全展現,就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創新能量

在傳統的瀑布模式下,修改需求、功能異動,很自然的被視為一種麻煩、特例,不應該時常出現的東西,並不會擁有一個動態的 Backlog 記錄需求,需求異動就得重拉精美的 Excel wbs、PPT 簡報、Word 需求文件、設計文件...。在這樣的氛圍下,自然會導致團隊內部的聲音越來越小,最熟悉產品細部功能的開發人員漸漸的沒有任何意見,把一切需求相關的責任都推給 PM。最常見的情境是,尚未被同化的菜鳥提出相當有建設性的創意想法,卻被白眼,要求順道提供配套的執行細節等。友善一點的團隊會給予肯定,接著直接將這麼棒的點子 Assign 給這位有熱情的菜鳥執行,但瀑布開發忌諱不斷地異動時程,那就用燃燒熱情加班做完吧!久而久之再也沒有人會提出什麼好的點子了,造就了一個不鼓勵創新的文化。

然而,敏捷文化敞開雙手歡迎需求異動,今天若有任何人提出很棒的點子,那就直接記錄在動態的 Product Backlog 上,讓 PO 排序決定優先序。待某次 Sprint 要執行此項目時,再由有興趣的同仁自行認領開發。雖然不能說是有什麼鼓勵風氣,但至少是一個不排斥創新思維的文化。

發覺問題

除了創新之外,發覺既有問題也是提高產品價值的重要環節。團隊在開發過程中,必定會察覺開發流程、產品設計等總總問題。然而,有時候發現的並不僅僅是一個 bug,而是整個系統設計上淺在的問題,如同技術債一般依附產品中,總有一天會引爆。但在瀑布文化下,提出問題如同需求異動一般,是一種不被潛意識接受的行為。正因為這是一個令人煩躁的訊息,往往會聽到任何一個利害關係的老鳥、主管或 PM 表示:「提出問題的同時,請提出你的解決方針。」,造就一個不鼓勵提出問題的氛圍。產品就這樣附著著問題持續的滾動著,大家逐漸習慣這樣「不完美」的產品。

在敏捷文化中,擁有一個定時召開的 Retrospective 會議,鼓勵大家提出問題、描述事實、表達感受,最不一樣的是―提出問題的人不被要求同時交付解決方針。問題屬於團隊,而非個人,當這個問題是真正存在的事實,團隊就應該共同去面對。暫時無法解決的項次,也將被記錄下來。

組織撕裂

綜上所述,瀑布模式下,所有利害關係人戰成一片。資深戰資淺,不好好做事問題一大堆;RD 戰 PM ,需求不好好蒐集一改再改。耗費許多額外的精力在於內部溝通。

然而敏捷文化重視的是團隊,無論是問題或是需求,都是屬於團隊而非個人。大家關心的是如何能夠交付最棒的產品,而不是提出想法時的利害得失。

 

總歸來說,軟體開發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採用瀑布式開發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矛盾,於文化上更是衝突不斷。面對每次的變更都只能說服自己這是特例,下次不會這樣了,需求蒐集好就沒事、多作幾次就會順了、...。

一個很棒的團隊,卻因為一個根本上的認知錯誤,導致能量無法完全發揮,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