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Offsite Meeting 活動的前一週絞盡腦汁蹦出來的一個討論方式:世界咖啡館 + 焦點討論法!這次活動的主軸,在於深、不在廣;在於當下的交流、不在後頭高大上的 Action Item,加上人數偏多(17位),所以產出了這樣的討論模式。
這次活動主要是要選出幾個大家比較有興趣進行改善、討論的題目來進行更進一步的交流,活動的步驟大略是:
Check In
其實這 Part 我沒有進行,因為前面接著別的活動,場子夠熱,所以被我省略了。 :p
目的傳達
很簡短但也很重要的起手勢,說明今天活動的目的及主軸。著重在討論當下的體驗,而不在我們一定得產出什麼高大上的 Action Item 。聆聽 及 分享。
投票選題
事先將題目給印出來,貼在牆上,再以點點貼各自進行瀏覽、投票,每個項目至多貼上一張貼紙。點點貼分為三種:綠色x4、紅色x8、銀色(標有姓名)x1。綠色用來標記自己覺得很有讚、感到榮耀的項目;紅色標記自己覺得想要進一部探討、改善的項目;銀色同紅色的功能,只是將其視為兩票,表示自己在這個議題上加重了權重。
這個步驟我覺得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其實議題太多(近50題)導致大家懶得逐一仔細瀏覽,點點貼更加強化了錨定效應,跟著前人的腳步投票的狀況相當明顯,票數看起來比預期的還集中一些。
O then R
讓大家圍成一個圓坐著,由我開始,我會提幾個問題,大家迅速的回應心中想到的答案。每個問題我都會先做示範。問題會由 O 逐漸進入到 R。
強烈建議這樣的進行方式務必要準備一個 Speaking Token,講完傳給下一位,可以有更好的發言節奏,不會講完話空在那。
「剛剛有哪個數字是你特別有印象的?」
「剛剛有哪個題目是你特別有印象的?」
「剛剛的投票過程,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剛剛的投票過程,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以及情緒?」
『我覺得相當具有挑戰性!』
『我覺得有點難以進入狀況~~』
最後一個問題,因為我沒有太多的刻意引導,其結果和我預想的差不多。這是一個我想要停留在 R 層次的問題,但一定會得多眾多 I 層次的答案。但也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我的用意,說明我們已經習慣了非常快的思考模式,很快就會進入 I 或是 D 的層次,但接下來的議題討論,我想讓各位刻意的慢下來。尤其在 R 層次多作一點停留,讓我們的討論可以緩緩的進入更深的層次。
分組
和大家說明接下來的進行方式,需要三位桌長協助引導討論及歸納一些結論。桌長無法換組討論,但可以在某一個議題上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有更深的討論。接下來就在前三高票的議題裡頭,各自找出銀色的貼紙,詢問有沒有自願者願意擔任桌長的角色。
真的都沒有的話就猜拳吧!我們團隊的成熟度相對很高,這個部份其實我完全不擔心桌長無法勝任~ :p
然後以報數的方式隨機將大家佈置到三個組別,每個組別的桌上都有三張半開的白報紙以及一堆便利貼。
第一輪討論
接下來在各桌長在白報紙上畫上三個同心圓,圓和圓至少要可以貼近一張便利貼的寬度。
O (1 min)
請各位用自己的語言複誦一次各組要討論的議題,並將該語句記在腦中。
R (5 mins)
說明一下這個階段,邀請各位捕捉的是很純粹的情緒或是身體的感受,它並不會是太複雜的東西。可能是難過、悲傷、生氣、開心、愉悅、胸口悶悶的、脖子緊緊的,這類很純粹的感覺。
然後邀請各位輕輕的閉上眼睛或保持失焦,輕輕的做一次深呼吸,然後緩緩的在腦中複誦一下剛剛記得的句子,覺察一下現在身體的感覺,心中的情緒。緩緩的張開眼睛,把捕捉到的感覺給寫在便利貼上,每種感受寫一張,寫上很多張是很正常的,可以同時開心和難過也無妨,你也不需要知道為什麼自己的這樣的感受,可以完全的沒有詮釋。接納一切當下發生的感受。
接著輪流分享一下各自的感受,逐一把便利貼貼在最大和第二的圓圈之間。注意,只分享感受,不需要解釋。
I (10 mins)
接著各自用便利貼,寫上你對剛剛感受的詮釋或是聯想,甚至你也可以對別人的感受進行你自己的詮釋與聯想。
寫完之後,一樣逐一分享貼上,貼在第二和第三個圓之間。不一樣的是每個人分享想法的當下,大家可以直接進行提問或討論,不是單純的逐一分享想法。
D (15 mins)
根據剛剛大家的討論,各自使用便利貼寫下你覺得可能可行的 Action Item,暫不需要考慮由誰 own,只要是我們團隊可能可以執行的就可以,但如果是期許團隊外的事件發生改變,那就比較不合適。例如:「加薪」可能就不太合適,但「提加薪」就可以是一個 Action Item。
畢竟這不是許願池阿!
Action 盡可能的能夠符合 S.M.A.R.T 原則更好,無法這麼具體也無妨。Action 可以只是一個小小的 baby step,不求能夠有什麼驚人的改善。
提醒各桌長要可以小小的總結歸納一下,以將這組的資訊給傳達給下一組。
第二、第三輪討論
接下來各組桌長拿出一張新的白報紙覆蓋剛剛的產出。
各組除桌長外進行一二報數,一的往上一組移動;二的往下一組移動。變換一下一起討論的組員,期待可以激出不同的火花。
OR
跟上一輪一樣,差別僅在桌長不需要參與。只須聆聽。
ID
一樣的進行方式,差別在於桌長提問或討論時,可以同時傳達上一組的聲音,但也要注意不要太過帶風向而掩蓋了新的想法。
注意 I 階段不要傳達 D 階段的訊息,避免侷限了 D 階段的創造力。
最終總結
大家圍成一個圈坐著,由三位桌長說說剛剛議題討論的結論以及 Action Item,分為符合 S.M.A.R.T. 原則的項目以及「共識傳達」形式的項目。
符合 S.M.A.R.T. 原則的項目,就看看有沒有人要 pick up,如果沒有也無妨,團隊認知這個結果即可。若有就列入會議記錄中,後續務必持續追蹤。
共識傳達的項目,就是讓大家知曉有這樣的結論,無法「具體」執行。例如:大家要保持樂觀…。
我挺意外我們盡然產出了出乎預期多的 S.M.A.R.T. Action,真的挺有感的!
Check Out
依然圍著這個圓坐著,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有什麼新的發現或是有什麼樣的體悟或心得,單純說說中餐很好吃也無妨。
差別在於這次的 Speaking Token 不再依序傳遞,而是拋給舉手想說話的夥伴。讓準備好的人說話,會更有意義。
個人心得
反思
引導這樣長時間的活動,最大的壓力莫過於時間的掌握,一個沒弄好,超時或太短都很尷尬。沒有實際引導過的方式,很難抓準發生的時間,有一些口袋活動是必要的。
Offsite Meeting 畢竟還是輕鬆為主,可以多考慮規劃一些休息時間並提早告知,讓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上個廁所、回個 mail、抽根煙)。這部份由於時間不好掌控,這次規劃的不是很好。
心得
實在非常開心有這麼棒的機會可以引導一個成熟的團隊進行討論,真心覺得很棒!給大家一個空間,想法就會源源不絕的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