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優秀PM或提升PM績效,除了要具備足夠的專案管理專業知識、熟稔的專案管理實務工作技巧、取得專案管理專業證照之外,還需要有優質PM的人格特質。因為PM的行為,能具體影響專案的績效;而一個人的行為特徵,又與其人格特質有關、受其人格特質的影響不少。一位能管理專案、達成專案目標之優質PM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什麼呢?這要先從瞭解專案任務的本質特徵開始,從專案任務特徵中能辨識出所需要的優質PM人格特質。因為,當你對任務的本質有愈深刻的認知,就愈能掌握該任務的特性;而當你的人格特質與行為愈符合該任務特性的需要,也就愈能勝任該任務、愈能達成任務績效。PM-需要非常積極的人格特質,能應付過去沒做過的事!
PM 須著重於『整合』能力的提升,以具體改變專案績效!
PM-要著重的是”整體”,更勝於”個別”!PM應該要在乎的是每一項任務都準時,還是最終專案總期程能達成?PM應該要在乎的是每一項預算都不超支,還是整體專案總預算能達成?PM應該要在乎的是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滿意,還是關鍵性利害關係人的滿意?....如果,專案的最終目標是要使專案整體能如期、如質、如預算,那麼PM的責任就只是要能達成專案最終的、整體的成功,而不必拘泥或侷限在那些單一、個別項目上;如果,專案是有驗收者的,那麼PM的責任就只是要能達成專案驗收者的接受,而欲使所有人皆滿意也就是不必要的。倒不是說PM不必在乎單一、個別項目,不必在乎驗收者以外的其他利害關係人(畢竟專案是由許許多多的細節環環相扣且交互影響著的),相反地,這是要強調,除了單一、個別項目之外,PM更應該要專注、在意的重心是在”整體的”、”最終的”、”關鍵性”的達成。
想提升專案績效,除了土法煉鋼,有更好的方法!
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來管理專案,也不是不行,但就是辛苦(也可惜了)。若PM能對專案管理有更正確的理解、更周延的思考,就能帶給專案更好的管理方式,那對專案的影響將不只是一點點績效的差別,而會是巨大的改變。像實務上經常發生的專案延遲問題,面對這個問題,要求成員加班是最常見的作法,過去都這樣做、人人都這樣做,你也一樣土法煉鋼照著做(運氣好,這次過關了,但下次呢?)。不是不能”加班”,但加班能爭取的是更多的時間,卻未必能爭取到更好的效率(實務上有太多加了班、加了人卻仍不成功的專案)。若你對於專案的時間管理能有更正確的認知(時間管理的要領其實是在”效率”),那麼你的專案在時間管理上的問題能少很多;若你對於專案管理能有更周延的思考,那麼你會發現你其實有很多的方式(ex.從需求、風險管理下手),能讓你的專案在時間管理上的績效能有明顯的改變。
如何證明自己有條件、有潛力升任PM呢?
在『想要晉升為PM,那你得先表現得像個PM!』那篇文中,我寫了以下這段話:”想晋升為PM,一要機會、二要把握機會”。而你除了耐心等待機會的幸運降臨之外,建議你可以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來增加自己的機會!提升影響力,以增加好機會!實務上是,當你愈能對人(ex.主管、面試官)有好的影響時,那你也就愈能增加自己的好機會,例如能給主管、面試官留下很好的印象、能符合晋級或面試的入門資格要求…等,那麼你取得職務晋級的機會也就增加了。影響力的來源有很多,”抬頭”(稱謂)是一種,”本事”(專業知識技能)則是另一種影響力的來源。靠抬頭管用,還是靠真本事更管用呢?實話是,能『有名有實』且『名符其實』是最好的!也就是說,你要讓自己擁有PM職務相關的好抬頭,更要擁有PM職務相關的好本事,那你晋升PM的機會就能大為提升!
想晉升為PM,那你得先表現得像個PM!
想晋升為PM?一要機會、二要把握機會!在職場上,職務的晋升需要”機會”(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而”機會”不知何時出現,但它一旦出現,就是不等人的。機會來了,你得能立即把握住、能立即上手。怕沒有機會嗎?不可能,你不必擔心沒有機會,有太多組織、有太多專案需要優秀PM來負責,組織總是缺乏足夠優秀的PM來執行組織策略、來實現老闆的想法。你不必擔心沒有機會,那麼剩下就只需擔心的是你自己能否把握機會!加強你的專案管理能力吧!很少的情況是,你什麼都不會,老闆就晋升你為PM,讓你試試看、做做看(有這種好康,快把握)。大多的情況是,你已經不斷地展現你的完美執行力、你總是展現你的執行績效、你總是為專案成敗扮演關鍵影響並促成專案成功。也就是說,你早已經表現的像個PM了,這時,組織一旦有了需求、有了職缺,就會把你晋升到PM那個位置上。
建立專案管理制度,從教育訓練開始!
預期的業務成長,得有等量的人力資源來支應才能達成。面對組織日益增加的專案數量,不論是內部專案或委外專案,也需要有更多的PM來應付。而不同的PM,因其管理手法的差異,往往能導致專案不同的後果(同樣的專案交由不同的PM來處理,卻能有不同的結局)。大量的專案能否為組織帶來更多的效益、更大的成功,亦或是帶來更多的災難、更大的失敗,專案經理立於舉足輕重的關鍵位置。『制度』是使之具有一致水準的保證!為使個別產出無差異,追本溯源,那就要使產出之過程(流程)無差異。也就是說,建立一套共同的程序,藉由這套程序(稱之為『制度』),使產出之水平亦能無差異(或較小的差異)。建立『制度』,能降低因個別PM之差異,帶給專案的負面影響;建立『制度』,能使好的專案管理方法,形成最佳範例,並複製於其他專案。
『Next Project Manager』:隨手記錄對專案管理的領悟以及七年來的PMP教學心得!
『Next Project Manager』:隨時、隨地、隨手記錄自己對專案管理的領悟以及七年來的PMP教學心得!
常和先生討論專案管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對管理知識的啟發與印證;每次上課,和不同地區學員的互動也產生了許多不同火花,記下來,免得遺忘!動手吧~
『整合』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學員在學習專案管理的路上,對於『整合管理』單元最感疑惑。一來,『整合管理』單元它所涉及的是較高層級與多構面的複雜,且非純然的客觀;二來,PMBOK Guide對於整合管理單元所提供之可使用的工具或技術方法非常少,不像其他單元皆提供有許多極具像的工具技術方法可供學習應用(或想像)。這些因素都使得學員們在學習整合管理時,不易快速理解。但『整合管理』卻又是貫穿整個專案管理知識領域重要的骨幹,PM必須瞭解。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工作需求裡有一大部分是解決問題,要解決客戶的問題、公司的問題、主管的問題、專案的問題、任務的問題…等。你愈能解決問題,你就愈為人所依賴,也就愈有影響力。而要能解決問題,必須擁有『知識』和『能力』。無法解決問題或總是犯錯,原因不外是:解決該問題所需的知識超過你所擁有與理解的範圍,或是你未能將所習得之知識轉化為能力,以致於你無法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想擁有能力以能解決問題、想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想成為專業人士、想擁有專業自由,那你必須擁有『知識』和『能力』。『思考』是重要的,讓所學進到你的身體,成為你的知識;『連結』是重要的,讓知識對應到你的實務工作和生活,能運用出來、能解決問題,成為你的能力。至此,你也就擁有了『知識』與『能力』!
『舉辦專業技能工作坊』專案歷程紀錄 -- PMP實務應用與經驗傳承
創新PMP台北班某位學員很聰明地將上課所學一一應用於其所負責之專案的管理,徵得該學員同意,逐實記錄了該專案的歷程並作分享。讓我們看下去…取得正式任命與授權。學員試圖以專案章程與主管取得初步共識,同時也替自己釐清專案目的與目標,為專案做一個好的開始。雖然,該主管沒聽過『章程』這玩意兒,但這位學員還是硬著頭皮拿著章程去找主管,他選擇作對專案好的決定。這份章程寫得十分好,該寫的都寫了、不必寫的也沒寫(多不表示好)。有效的溝通,總是沒有贅述、用字精準的。這份章程清楚傳達了專案起草所需的資訊,這正是溝通的基本要件。與關鍵利害關係人建立良好溝通。學員跟我討論著初步案情的發展,說著利害關係人其中一位(某甲)不太配合,跟某甲討論專案時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但這案子需要某甲負責其中一個主題的主導。恰好學員剛上完了PMP第四週人力資源管理與溝通管理課程,了解要從『人』下手、從人的『慾望』著手。他想到某甲曾經很想擁有老闆辦公室的某套儀器,剛好那套設備當時是學員採購的,一套安裝在老闆辦公室、另一套則只有學員擁有帳密權限。他跟某甲說:『我可以幫你開帳號,你也去用用那套設備,很讚!』,雖然某甲仍然擺出了慣見的架子
[轉貼] 新科PMP翁如君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
周老師的課程,每堂課都會讓我有收獲良多,會覺得不只是單單花錢為了考證照而已,周老師都會用心的教導學生怎麼來學習這套管理知識,讓學生不只是一位Paper PMP,而是可以在工作職場上運用這套管理知識!上課中老師除了會講考試的主要觀念以外,也會以實務的教學,來加深學生的觀念!其實好幾年前就想考PMP證照,因為工作忙又加上這一兩年忙著完成人生大事,就一直耽擱,直到去年因為有想轉職的念頭上104人力銀行,才無意間看到創新的廣告,然後去報名說明會,先去聽看看老師是怎麼上課的,當天我就決定報名參加此PMP課程,因為聽完周老師的說明會,讓我很想來上課聽聽周老師是怎麼在課堂上教課?怎麼跟學生互動?上完六堂課程,讓我有賺到的感覺,因為周老師不只會講考試要考的重點,也會講她的實務經驗與學生分享,也會和學生互動,常問學生問題,雖然大部份的學生都會答不出來,但是…那個觀念確會讓我們有深刻印象,所以我很推薦此課程!讚~~推~~...(more)
[轉貼] 新科PMP何孟儒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
The training program from Innovation Planning Consultants Ltd. is pretty cool indeed. It really helps me getting some insigh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by some real life cases. I’ve become more organized at work, and start to look into some processes that I don’t even bother to look in the past. I did compare several training programs out there. I chose Innovation Planning Consultants Ltd. because they do offer a well-organized lecture and some amazing tools. After the whole 6-week period, the pro
[轉貼] 新科PMP翁啟峰醫師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 [前人的經驗傳承Lessons Learned]
過去在振興醫院,張忠毅主任總是提醒我們,照顧接受開心手術的患者,就是一場專案的施行,執行的成功與否,端看事前準備的詳細程度。經過這次的課程後,無論是品質改進活動、辦理研習會等活動,心中的想法都改變了。最大的改變是自己觀察事物的眼光。事前的規劃與準備,變得比較有方向與條理。創新這樣的”補習班”,徹底顛覆了我對上課的想法。雅珊老師常說,這是成人式的學習,學業要與實用並重,才能有預期的行為模式改變。課堂上,利用PMIS的學習,認真進行專案的模擬進行,在在處處都能將PMP的知能刻入心板。老實說,老師上課的情形真是遠超出我的期待。把整體知識貫串得無懈可擊,還能在實務上給與建議。而且,老師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名詞、流程的定義都有明確的說明,而且能精巧地利用語言工具論述說明。無論同學怎麼問,老師都會有非常精確的回答,屢試不爽。良師固然難遇,遇到能幫忙自己瞭解龐大知識體、又能循循善誘我們準備考試進而考取的全方位型老師,更是稀如鳳毛鱗爪。老師總是擔心,我們到底能教給我們下一代甚麼樣的能力;面對同業的摹仿競爭,老師竟然還佛心地說,大家能夠朝正確方向進步是好事…我一直覺得這種大器的氣度,世間稀有(能遇到老師
軟體專案風險管理
一位PM對於所負責之專案的規劃安排,若是沒有考量風險,沒有預留必要的準備(reserve),無法因應專案的不確定,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規劃。專案一旦發生了風險,PM只能束手無策,那也肯定不是一位好的PM。在現實的環境中,對於軟體專案來說,在接案初期欠缺對專案的可行性評估,已使得專案曝露在極大的風險中。對於不熟悉的應用領域,卻想將該領域的營運流程做自動化處理;對於不熟悉的技術,卻期望能在短期內交付滿意的成果…。欠缺對專案的合理判斷,再加上不用功的甲方與不專業的乙方,這些因素足以讓專案一開始就陷入極大的風險。但不完美的現實,也還是要想辦法去突破困境。軟體專案中其實有許多事件是必然會發生的(不具機率性),它們是專案的限制,而不是專案的風險。但因為未能於事前正視專案限制、未能給予妥善的因應,只想碰運氣或等事情發生了再說,導致專案走到最後,總是不得不四處調動救火員來處理那救不完的火。
[轉貼] 新科PMP林軒宇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上課六週&結業後二週獲取PM實務+PMP證照!!
老師的上課內容帶入許多實務經驗、應用方法等,對於我在課堂上的學習去呼應工作上的經驗與需要則大有助益。完整的邏輯建立不單單是證照考試上好用,對於解讀工作上所發生的現象也很有幫助,更可以期許自己能有知有覺,並預先看到處理的方式。創新PMIS在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上主要有三大助益。第一,把課堂聽到的馬上變成能實作的工具,一方面用討論把團體的距離拉近,另方面透過實作讓抽象的概念能以實體的方式記憶。第二、釐清專案管理的觀念,透過專案知識+能快速的獲取重要觀念,在遇襲或複習時都是很好用的工具。第三、和老師互動方便許多,透過學員專區掌握進度,然後用報告計畫的留言功能跟老師討論接下來的進度目標,對於快速考上證照相當有效。選擇創新PMP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因為有參與創新的競爭力講堂,對上課的品質放心。第二是打聽到的評價都不錯。第三是因為網站介紹上有PMIS跟魔考系統可以用,而且可以行動使用,對於自己時間比較零碎上相當有吸引力。在創新PMP上課,不管是考照或是建立專案管理邏輯與實務呼應,都達成甚至超越當初報名時設定的目標,因此當然願意大力推薦。...(more)
『專案管理』無所不在-舊廚翻新專案!
八月初時心裡盤算著要將使用多年的老舊廚具汰換掉,也重新整理一下小廚房。這工程肯定得交由專業廚具廠商處理,於是開始了舊廚翻新的計劃。首先,身為買方的我,必須很仔細地思考花這筆錢想得到什麼回報,對於這個部分必須完全清楚,萬不可一開始就草草行事,因為『需求』是專案一切的根本!需求很單純,主要是為改善舊廚房的採光問題。原來的舊廚房,有一個對外窗戶足夠採光,但因為臨窗的抽油煙機上方有個為了遮蓋油煙管而做的上廚櫃,恰恰阻擋了光線來源。再加上,舊廚櫃顏色偏深,雖然耐髒,但也使得整個空間顯得暗沉,即便是在大白天也得開燈,既不節能、也不環保,視覺觀感更是不佳。買方一樣要用功!確定了廚房翻新的關鍵需求後(要解決的問題或達到的成果),開始做相關資料的收集。雖然是因為對於廚具一無所知,所以才委由專業廠商(賣方)處理,但即便如此,買方也不應該從此就完全不用功。相反地,正因為買方不具備此方面的專業,反而要更用功。不具備專業知識的買方,若還不肯用功的話,那就只能等著被賣方愚弄,而後果還是得由買方自己承擔。 就從上網收集資料開始,很快地,我已對廚具有了一些認識,但同時也有了一些疑問,而廠商正是最好的顧問、最好的資訊來
[轉貼] 新科PMP黃聖宇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上課六週、結業後二週考取PMP)
我覺得考證照除了要通過考試之外,這個證照實際你得到了什麼比通過考試重要,考試你可以考個 2~3次應該會過,但畢竟是要運用在相關工作上面的,有好的理論基礎配上相關經驗會讓你在工作上駕輕就熟,而且PMP自從改版後題目更貼近實務,由實務的教學來思考題目我覺的比較好理解。創新資訊的PMIS系統做的真是不錯,上面的資料與溝通、測驗系統用起來也很方便,以我來說就是多利用它來看前人經驗與知識+文章來讓我更進入考試狀況,透過測試系統來練習與強化考試經驗,其實它還有很多實務上資料可用,已經考完了再來慢慢瞭解。當初的考量是時間與上課內容,因為我覺得要通過考試有決心的話,上那家都可以通過,因為每一家都不是剛開2~3天,都有一定輔考基礎與經驗,評估2家後選擇創新,理由是1.時間可以 2.創新強調實務經驗,那正是我想要的。上完創新的課程我覺很受用,有機會當然會推薦,因為不只會通過考試還可以學到東西。老師經驗與理論並重是一位好PMP導師,”好的PM就是要這樣做”這句話受用良多,專業才是王道阿!...(more)
[轉貼] 新科PMP韓雙福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 --上課六週&結業後二週考取!!
其實老師在上課說了很多觀念,有些真的不是只為了考試。光是採購那章節,完完全全顛覆自己以往處理事情的態度。應該說,至少知道用什麼角度去想客戶與供應商關係,我就不會為了一封客戶要〝變更〞的信,恨的牙癢癢。此外,當你在開始接觸PM這學問,在做事情的態度上,會慢慢的被影響。當你發現你可以淡定的處理事情,不再浮躁,PM魂就在你身上了。我在上課前沒有特別去比較各培訓單外的差異。反而是考上後再去看其他單位的培訓狀況。我只能說,如果你想只是為了張證照,那每家培訓單位都可以去。但如果你真的想考証照外還有所得,創新真的值得你去投資。光是ITTO這流程,很多培訓單位發明了很多方法,不管圖片或口訣都教你用捷徑去背。但創新不是這樣,就是給你ITTO的矩陣,老老實實的去拉,每個INPUT 、TT、 OUTPUT在每個流程都會有適合的名詞解釋,為了就是要你真正明瞭ITTO在每個流程真正意涵與真正目的,如果當你都了解了,還需背嗎? 光死背,沒了解,就算考的過(其實考題也很活,靠背也不容易),你要去真正執行時也會不知道從何處開始。...(more)
[轉貼] 新科PMP蔡宛芸的PMP證照考試心得分享!
因為以往的工作經驗都是偏Marketing的,雖然曾參與過幾次專案,也是專案團隊成員之一,但總是只能從自已的角度(行銷專業)看專案,無法全面性及完整整合所有的專案細節,即使做完整個專案後仍無法得到對專案的全面了解,自從上了PMP專案管理的課後,對專案更具了解及懂得如何用更有效率的態度來"如期,如值,如預算"來發展往後的專案,也對自已實務的工作有更大的幫助。在2007年就在創新完成並拿到WBSA中階行銷管理師的執照,對於創新的師資及上課環境非常滿意,創新是一個真正認真在辦教學及專業證照的良心機構,與一般坊間只求考執照通過的補習班很不同,雖然我同事也推薦我很多家專門考PMP執照的機構,但最後我還是相信我自已的直覺選擇了創新,嗯,這真是一個非常正確及聰明的選擇。...(more)
『職場影響力』- PM需要建立影響力,方能成事!
7月份受邀於30講堂,分享了一場演講,主辦單位給的題目,主標題是影響力,副標題是合作力,雖然兩者是有關聯,但也很不同,又因演講時間有限,於是我決定把此次講演的主軸放在主標題的『影響力』部分。在收到邀約時,我一直在思考,我應該要分享什麼東西給與會者,是去分享自己在職場上的甘苦、還是播放聲光效果俱佳的影片、或者發想許多串場笑話以搏君一笑…。最後,我決定分享『影響力的本質』。因為,聽別人的故事,不足以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照著別人的做法,不保證你也會一樣成功。而花俏的技巧,容易被人看見,能吸引大多數人的注意、獲得熱烈掌聲,是能收不錯的現場效果。但其實,了解一個東西的本質是更勝於技巧。因為了解了本質,你才會知道要如何去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藉此文記錄當晚所分享的內容,以回饋未能參與該次活動的學員們;也藉此文補充因演講當下限制,而未能充分表述的地方。同時,也記錄下來這次的經驗學習,供其他人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