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已經透過臺灣的各層級的醫事機構完成通報 "Covid-19 確診" 的流程後,就可以到衛服部的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網站來申請其中的兩項證明書: "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檢驗結果數位證明"。

如已經透過臺灣的各層級的醫事機構完成通報 "Covid-19 確診" 的流程後,就可以到衛服部的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網站來申請其中的兩項證明書: "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檢驗結果數位證明"。
很久沒有用隨身碟,近日赫然發現 Windows 10/11 無法將格式化容量大於 32GB 的隨身碟為 FAT32 格式…
後來查了一下,透過 Windows 本身的 GUI 介面不行,但還是可以使用 Windows 內建的命令提示字元/PowerShell來下指令 format 來完成,不需要仰賴第三方程式。
但因為有些硬體設備還是會需要使用到 FAT32 的磁碟格式才能運作(且單一使用檔案不會超過 4GB),但又不想要額外安裝第三方程式到自己的 Windows 電腦上,所以還是研究了一下。
Microsoft Teams 在建立一場遠距會議時有幾種模式供要召開會議的人選擇。
如果是比較臨時發起的遠距會議,通常會比較傾向不驗證使用者帳號,而直接透過 "會議連結" 來讓 "與會者" 參與會議,也就是上述所列的 1 的形式。
由於從女主開始自主隔離到居家照護隔離快近 10 天的時間,而家中醫療口罩的消耗速度遠比過去來的快。
大概進入居隔的後半期時就快用盡,在必要之 "外出" 時就先準備好相關的零錢費用裝在密封袋中,準備去附近認識的藥師所經營藥局採買一整盒回來。
騎車到藥局門口前頗大片的人行道邊停好後,遠眺了一下當前藥局內部似乎暫時沒其他客人,於是就先發了 "簡訊" 後再馬上打電話進藥局,等藥師接起電話後就跟藥師說 "我在您藥局門外,還請您看一下簡訊,麻煩了"。
在確認到藥師有聽到且回覆我 "好,我看一下"。
我就掛斷電話了…
在前篇填完 "自主回報" 資料後的隔天(5/28)中下午,頭暈昏沉的女主告知昨日傍晚有收到 "電子隔離通知書" 的簡訊。
按照政府的規定,必須要在 24 小時內填寫完 "自主回報",才能讓地方衛生單位能夠迅速匡列確診者的 "密切接觸者",以便有效的阻斷病毒的傳播鍊。
所以填寫這份 "自主回報" 就顯得格外相當重要了,鳩咪^_<
點選簡訊當中的連結,就會自動跳到該自主回報系統的網站。
而 5/27(五) 起床後除了嚴密監控 女主 的健康狀況外,也隨時監測自己的症狀反應,而由於前一天晚上去診所協助女主通報確診時,看診後醫生也有開一些基本的症狀用藥給我攜回,就都有按照醫生與藥師的囑咐於三餐飯後服藥。
其實自己的還是有喉嚨癢癢的感覺(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有癢)…
所以在藥局時有添購的喉片除了分給女主使用緩解症狀外,自己也都有定時的使用喉片舒緩喉嚨癢的狀況。
在一場戰爭中有擬定好的戰略目標時,接下來就是確保一次又一次的戰術目標都執行成功,才能達成整體的戰略目標。
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的密切接觸居隔者,有大概有九成五以上的機會(這概率是自己推斷,無任何科學根據與研究數據支持)會變成下一位確診者。
由於自己知道自己已經是一位從青壯年即將邁入中壯年這個年齡層的人,若真的確診染疫發病會發生什麼健康問題,更沒人說得準。
所以,一切就按照先前確立的最高指導原則行事。
備齊所需的相關物資後,再次回到住處立即針對除了紅色區域外的所有區域的展開:
大…清…消
可暫時成為無生物活動的密閉空間之處,就將 UVC 紫外燈拿去每個區域輪流放置,照射消毒 15 ~ 30 分鐘不等,而針對無法密閉的空間與物品/體,就使用酒精棉巾進行擦拭清消。
而由於先前就考慮到喵皇的活動因素,不適合針對空間進行消毒水與酒精的噴灑,在疫情的第一年還會一包一包在購置日常用品時順便買,後來發現還是直接大量購買比較便宜,於去年時就添購過 12 包裝的份量來使用。
清晨 5 時多許,聽到女主起來廁所並在咳嗽的聲響,連忙關心問問身體狀況。
確認無大礙後,也告知我快篩陰性,正要動身出門 "上班",就既如雙方在睡前討論的預定事項,晚上回來後就立即去幫女主進行確診通報。
以上對話皆由我退至 綠區 後 "語音" 進行之。
從週一開始就一直都快篩陰,我們也一度懷疑會不會是感冒而非感染 Covid-19 。
到了 5/25(三) 的傍晚,最終仍是呈現了快篩陽性的結果,而按照最新的政策指引,女主也已經過醫師診斷評估,就等 5/26(四) 新制度的上路實施。
女主就可以直接採新制通報為 Covid-19 的確診患者。
而就如同我們雙方溝通好的,開始落實所有的 Plan A 規劃。
而這最主要就是要完成:
確診者要順利康復、照護者要避免染疫。
這明確
在自己回家完整清消完畢,也把女主可能有接觸過的住處中各種物品及公共區域,全部用酒精棉巾擦拭過 1~2 次完成後,時間來到 5/24(二) 的晚上 10 點半多近 11 點。
多次對話確認女主的身體的症狀與精神狀態,聽起來除了有點咳嗽、流鼻水、疲倦(帶有肌肉痠痛),其他感覺似乎仍維持穩定正常。
最後,雙方決定再次做快篩一次。
臺灣,養育我成長的這塊土地與社會,於 2022 年 四月下旬開始邁入與 Covid-19 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
對於當時個人的觀感就是確實已經鎖了兩年半快三年,路上熟悉的店家一家一家倒的倒收的收,內心真的揣揣不安,繼續封鎖下去真的餓死(因經濟困頓造成的社會問題)的會比病死多。
而且整體的社會競爭力將會無法好好的銜接上世界整體局勢,從整體的社會經濟觀點來看待時,是時候該走向這條路線了。
但其後的接踵而來的問題卻是令人深深感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為了配合整體教育訓練的課程規劃,雖說 Web API 不是自己最專業領域,但仍是需帶點撰寫 Web API 的教學,才能讓學員們對 App 如何去介接後端資料有所了解,因此就開啟了一段 ASP.NET Core 6.0 的 Minimal Web API 教學。
畢竟 ASP.NET Core 6.0 的 Minimal Web API 使用了極簡的 Code,很適合給初心者在認識之初,不用了解太多特殊的設定就能快速上手,打造出一套含有 CRUD 功能的 Web API。
在教學時也希望能夠帶給初心者的學員有正確開發觀念,所以過程中除了撰寫 Web API 外,也同時讓學員去撰寫 Integration Test 來測試自己產出的 Web API,在這邊則是選擇使用了 xUnit 來做為 Web API 的 Integration Test 所使用的 Framework。
由於當前(2022/05)要使用 .NET MAUI 時,需要把 Visual Studio 切換到 Preview 的版本安裝,才能進行測試,這會造成一個問題是,Visual Studio 跟 Mac 上安裝 Xamarin.iOS 的版本不一致。
雖然大致上都沒什麼問題,但就會造成每次要從 Windows 上的 Visual Studio 連線到 Mac 上時,會出現警告訊息:
近期因為有更新 iOS App 被 Apple 拒絕的問題,發現原本用來處理 Apple 要求的追蹤 Privacy 請求使用的AppTrackingTransparency
,撰寫在AppDelegate
類別的 FinishedLaunching
方法中變得不行了。
此追蹤 Privacy 政策可詳見 Apple 的官網說明: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cumentation/apptrackingtransparency
這功能可能跟傳統的文字圈選後複製有點類似,但又有些的不同。
尤其是遇上一些網頁呈現比較複雜的版面格式時,這個網頁(文字)選取的功能就相對直覺方便的許多。
本來在查找因為硬體的 Driver (驅動程式) 不相容 Windows 11 的困擾,所以就上微軟的官網看看要怎麼處理此問題,結果反而遇到了更奇怪的事情,居然連要在 Windows 11 的 "設定"→"隱私權與安全性" 要 "開啟 Windows 安全性" 應用都出現無法開啟的狀況😯
為防止前一篇 "給 WebRTC 測試連線使用的 Server-side 服務: node-dss" 真的不知道如何安裝 nodejs & npm 環境,於是寫下這篇文章作為紀錄。
(其實是也剛好要重新設定 Windows 電腦的環境…😅)
現在 nodejs & npm 安裝在 Windows 也都將安裝程式封裝的很簡單了,應該不用做太多的說明😉
恩…什麼是 WebRTC 在本篇就不多做討論了,請到下列官方網站了解:
https://webrtc.org/
而在測試 Client 端使用 Web-RTC 之間連線的時候,要先自己弄一個 WebRTC 的 Server-side 服務,在目前看起來好像有點彆扭😑
所以神通廣大的 GitHub 上,總是會有厲害的網民們寫了一些放上來的 Repo 就能滿足麻瓜的使用,例如這個 node-dss 就能讓麻瓜們能夠比較簡易上手些。
而這篇就是 node-dss 的測試使用,開始囉!